第1701章 不一樣(第2/3頁)

那就是1500億的融資金額!

華夏市場能消化?

哪怕大部分都是由金融機構消化,可公開發售部分,既然是A股上市,起碼也有30%以上,得從市面上募集將近500億的資金。

這兩年,內地這邊也被股市弄怕了,想一次性從散戶這裏募集500億的資金,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發行股份過多,最後可能會出現不小的麻煩。

所以陳浪提議,增發60億股就夠了,剛好讓總股本達到500億股。

60億股,消化要比100億股容易不少。

而且對外放出的股份只有12%,這也會讓遠方零售穩如泰山。

遠方目前資金還有不少,融資太多的資金回來,補充效果有限,適當的讓市場出現一些緊缺感,有利於後續發展。

作為遠方零售目前的掌控人,未來的業務對接高級副總裁,陳浪的提議,袁成道也要好好考慮才行。

發行100億股和發行60億股,差距還是很大的。

而且還要考慮到其他股東的意願,增發太多,他們的股份比例再次被稀釋,不見得大家都會樂意。

畢竟融資來的錢,他們也拿不到手。

從股東的角度來看,發行60億股其實更好一些,市面上流通股本少,價格肯定要比大量發行來的高。

到最後,他們股份比例高一些,手中的股票價值卻是不比稀釋後的少,每年的分紅也能更多。

可發行量低了,融資金額也就低了,還有可能造成遠方股票流通困難……

總之,雙方就這事討論了好幾天,還咨詢了不少機構的意見,最終決定交給李東來決定。

另外便是承銷團的事,遠方零售規模龐大,承銷團也需要多家機構協同合作才行,選擇哪些機構參與,哪些機構成為主承銷商,這都關系到利益,很大的利益,也需要由李東抉擇。

聽完眾人的匯報,李東考慮片刻道:“先說承銷團的事,這次是A股上市,自然考慮的是國內投行和券商。

我們IPO規模很大,其實沒必要爭什麽,這不是一兩家能吃的下的。

國內排名前十的券商和投行,願意加入的都可以加入,當然,費用方面要壓到最低。

遠方的知名度在這,其實承銷遠方的IPO難度不大。

之前我們融資3000億的計劃都順利完成了,更別說上市了,只會更簡單。

這個沒什麽好爭的,至於主承銷商,中金、中信、中銀、招商證券、建銀證券……這幾家共同承擔。”

前面的還好說,建銀此時實力不強,居然也能搶到主承銷商的位置,眾人對視一眼,接著都默認沒有吭聲。

人家自己實力不行,可老子建行實力強悍,這些年和遠方業務密切,成為主承銷商之一也不足為奇。

這些都不是大事,前十的券商都一網打盡,相信他們也不會拒絕遠方的IPO承銷。

李東說完見沒人反駁,繼續道:“至於發行多少股本,還是按照陳總說的,60億股吧。

這幾次不斷增發融合,其他股東的股份都已經稀釋到了極限。

再稀釋下去,這些人恐怕真要不滿了。

另外發行60億股,消化起來要輕松一些,遠方控股在上市之後,還能持有遠方零售66%的股份。

而騰訊那邊,也持有3%的股份。

這樣一來,整個集團控制的股份比例就達到了69%,超過三分之二的比例,在其他公司上面不強求這點,可遠方零售是我們的根基,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發行區間方面,具體的還要和承銷商商量。

不過原則上不低於15元每股,A股漲幅有限,很難創造出特別高的漲幅。

遠方固定資產和現金流都有4000多億,定低了,不符合我們的預期。

15元是基礎,當然,也不能太高,20元則是上限。

發行價盡量在這個區間內,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到底多少,你們和對方商量。

具體怎麽操作,你們去辦,馬上快要過年了,年底之前,把該定的都定下來。

過完年,就正式開始準備上市。

過完年都已經2月中旬了,上班的時候更是2月底,很快就要進入3月份。

順利話,5月份左右上市,稍有耽誤,那就得等到年底才行。

我不希望拖太長的時間,所以大家近期都加快點效率。

今年忙完了……”

他後面話沒說出口,眾人齊刷刷地看著他。

李東幹咳一聲,中斷了自己的口頭禪,轉移話題道:“另外零售業務抓緊,其他的業務也不能耽擱。

騰訊那邊,微信要繼續開發新功能,雖然現在微信已經是華夏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移動端通訊軟件,可我聽說最近大家有些懈怠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插件都上線了。

微信的最大亮點就在於簡潔簡單,有些沒必要的東西不要都加進去。

還有,我聽說微信的朋友圈最近興起一股潮流,也就是你們說的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