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5章 圖樣圖森破

“林海文旋風刮到北美!”

《紐約時報》網站第二天掛出重磅標題,昭示紐約站的展覽正式打響,不論在展覽本身,還是說媒體界、輿論界,都是如此。這也表明,兩個月以來,一直斷斷續續地在老美的藝術和社會新聞圈兜轉的林海文個人巡展,終於要登陸紐約賈菲茨中心,和全球第一城的人民見面了。

作為全球很多領域的標志性城市——金融、貿易,國際合作等等,當然,也包括藝術,紐約在全世界都有特殊意義。

這也是海鷗國際和林海文,把這裏當做海外最重要一個站的原因。

但事情一定是有好有壞的。

紐約作為藝術中心,林海文在這裏備受關注不錯,但關注裏也不全是好的,或者說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太好的。尤其他剛剛在扶桑放飛自我之後,必然會讓一些看不順眼。

再加上,林海文本身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這在華國很突出,在老美這裏也不遑多讓,反而是歐洲稍微好一點。

華國就不必說了,跟他的作風關系密切。

老美的話就比較復雜,作為20世紀崛起的超級大國,老美在一切古老文化上都是弱項,要麽崇尚歐洲,要麽幹脆不談。這也直接促使他們很能認同二十世紀以來肇興的現代派藝術,林海文對抽象主義的否定觀點,讓他在美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反對者的,這是其一。第二個就是因為《罵人聖經》,《罵人聖經》在老美這裏累計銷售已經超過百萬本,這是什麽概念——超級暢銷書。

雖然此前林海文和家長協會之類的組織有過一些緩和關系的措施,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措施淡化,而銷量則一路長虹,這種指責必然會卷土重來的。再加上如果有一兩次校園霸淩涉及到罵人的話,《罵人聖經》也絕對是背鍋的不二之選,總之,一大批憂心青年,憂心社會正能量的個人、組織,包括他們的一些議員,都曾經明裏暗裏地批評過林海文。

“這是一本罪惡之書,我認為這是對我們社會出版自由的濫用,我們的作者們應該有自我控制,這不是華國那種審查,而是對這個社會道德標準的遵守。”這是紐約地區一位議員在爭取選民的時候說的話,他最終當選了。

妹妹的。

所以當《紐約時報》以“林海文旋風刮到北美”,NBC說“一次藝術盛宴在紐約即將上演”,《和芬頓郵報》則說“天才與名家,傳統與古典,不同文明的融合結晶,將在賈菲茨中心為您呈現”……這些正面的標題集體出爐之後,紛至杳來的對立面也不甘示弱。

福克斯新聞做了一篇“不表示本報支持其論點”的“個人評論”,它來自布朗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孟菲斯,同時也是全美青少年道德水準監察中心的首席專家——跟《罵人聖經》稱得上是正面對剛的敵人了。

“難以置信,一個讓全美語言道德水平淪喪的作者,將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紐約,舉辦一個號稱展現文明成果的展覽——如此諷刺而可笑。《罵人聖經》的誕生,對美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也許當年路西法的墮落對光明世界的影響,也不過如此。

青少年將辱罵和使用臟話當作潮流,把攻擊而不是幫助別人當成標準。這都是《罵人聖經》帶給他們和美國的。

而即便如此,我們似乎還計劃打開懷抱,來歡迎這位所謂的天才藝術家來這裏舉辦展覽,獲得更多的名聲,蠱惑更多的年輕人,然後促使他的《罵人聖經》得到更多的銷量,然後荼毒更多人,毀掉我們僅存的文明態度。

……

這絕對是不可容忍的,我們必須抵制這一切,告訴創作者們,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相對於專家們引經據典的評論,一些家長,或者說道德衛士在網上的發文則直接得多,爭論也極其激烈。

“讓他滾回華國去,那才是他的垃圾場。”

——“美國比華國臟得多,別忘了,《罵人聖經》是建立在全美臟話的基礎上寫成的,它本來就屬於美國。如果你懂華文,你完全會知道,很多話在華文中根本沒有對應的詞匯可以翻譯。”

——“又是一個覺得美國幹凈的蠢貨。”

“當我的女兒說出‘班上那個長了朵菊花在臉上的小賤人’時,我的驚悚簡直無法描述,天啊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為什麽我可愛的女兒會說出這種話,這真讓我感到心痛,她從小就得到良好禮儀的教育,我從未準備好聽她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話,她不是住在布魯克林那種地方,得不到教育的可憐貧民啊。那是我第一次向她發火,但最後我們抱頭痛哭。這都是因為林海文,是他犯下錯,幾乎毀掉了我的家庭和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