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有名無實的金子山梨花村

方寸公司引進的第一批鵝種到位了。

這是來自北方的鵝種,體型大,肉質肥美,善於挑釁,極其兇狠,戰鬥力強大。

這次一共引進了200只。

在農村裏,很多人都是用鵝來看家的。鵝一旦發現了目標,立刻會揮動翅膀,伸長著脖子進行攻擊,攻擊力絲毫不亞於普通的狗。

盧姐是飼養家禽的好手,一看到這些鵝,立刻便喜歡上了。

“歡喜,要去弄點青黴素來。”

“青黴素?”歡喜哥瞪大了眼睛:“做什麽?”

“拌在飼料裏給鵝吃,增強鵝的抵抗力,只要渡過幼鵝時期就好了。”盧姐解釋了一下:“渡過幼年期的鵝,大多都能平安成長。你說咱們這裏,前段時候老是下雨,雞抗不過去的。那麽多雞躲在雞棚裏,很容易成批的死去,可是鵝就不一樣了,一百只裏都未必會死掉一只。”

別看我們的歡喜哥從小是在仙桃村裏長大的,可對如何飼養家禽一點經驗都沒有。

鵝還要吃青黴素?今天可算是長見識了。

吩咐宏哥幫著想想辦法,弄批青黴素來:“盧姐,以後你就負責養這些鵝吧,還有雞和鴨的品種我也已經在引進了,我再招聘幾個人來幫你的忙。”

“養200只鵝,有我一個人就行了,還招聘什麽人啊,浪費那錢。”盧姐有些責怪。

現在都知道歡喜有錢了,但再有錢也不能這麽糟踐啊。

你說你歡喜將來要成家,要養孩子,還要把公司做大,這到處不都得花錢啊?

歡喜哥卻笑著說道:“我的盧姐,你當我真就養200只鵝了?我還不瞞你說,我準備把你趕走了。”

“啊?”盧姐失聲叫了出來:“你趕我走做什麽啊?”

看盧姐被嚇得那樣子,歡喜哥也不再開玩笑了:“不是200只鵝的問題,而是要大規模的養殖了,仙桃村的地方不行,一是在仙女山景區開放後,能夠騰挪的地方不大了。第二最重要的是水源問題,咱們要養的不是幾百只,也不是上千只,而是規模化的養殖,怎麽辦?前幾天我碰到了孫老板,我媽要和他合作進行岸上漁村,他那裏背靠著大雁湖,我覺得挺合適的。”

“合適倒是合適。”盧姐對當地再熟悉不過:“只是孫老板那裏的地方也不夠養殖那麽多的雞鴨鵝啊?”

歡喜哥點了點頭:“所以孫老板幫我介紹了鄰近梨花村的村長俞淑儀給我認識。”

“梨花村?”盧姐眼睛一亮:“那裏真是個好地方,不過那裏的困難也多啊。”

梨花村是整個祝南鎮的一個特例,全村三分之二都在金子山裏。

金子山聽起來這名字挺好聽,可那裏是全祝南鎮最窮的地方。

倒不是說金子山阻絕了梨花村和外界的聯系,就這麽點小破山,又不是那種連綿不絕的群山。

最重要的原因,是金子山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正確發展思路。村子裏的人主要以種莊稼為主。

雖然民以食為天,但平心而論,光靠種莊稼是很難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的。

一百斤稻子能夠收七十五斤米,當中的過程非常辛苦,還要看當季的米價。你梨花村又不是產糧大村,只能靠一些小商販進村收購這些米,梨花村的路又不好走,所以進村的商販也就更少了。

於是和很多農村一樣,這裏的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於是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此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墳多!

別看梨花村窮得叮當響,可是祝南鎮的老人在死了以後很多都喜歡把自己的墳放在那裏。

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祝南鎮上有這麽一句話,別看你現在是大老板,可往上數個十幾代,沒準就是從金子山出來的。

金子山梨花村的歷史,絲毫不遜色於仙桃村。

正是因為當年的交通不方便,很多梨花村的人都搬出了金子山,這才有了以後祝南鎮的那些村子。

現在年輕人不這樣了,主要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別管住在哪個村子裏,一問起您是哪裏人,十個裏起碼有五個會告訴對方自己是金子山的人。

是金子山的,不是梨花村的。

所以他們死後特別願意把自己埋到金子山去,一是落葉歸根,二來金子山這名字吉利,能夠給晚輩帶來好運。

這墳日積月累的多了起來,結果梨花村就有了一個外號——

墳墓村。

這名字要多不吉利有多不吉利。

就算有對金子山產生興趣,想依托這座山開發的商人一聽到梨花村的外號,立刻連連搖頭,不來了。

可偏偏我們的歡喜哥不信邪,打起了金子山梨花村的主意。

“歡喜。”盧姐在那想了一會:“我去年年初的時候去過金子山,我有個親戚在那裏,道路是早就通了,可都是小路,很難走。不過地方真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