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0章 斯蒂芬先生親口做出的許諾(第2/2頁)

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召開諸侯大會,檢討了自己的過失,消除了各諸侯國的疑慮。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臯陶去世了,大禹聽了,不勝傷悼,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

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

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

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

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並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

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而在這個成語裏“鼎”的意思其實就是權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