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葫蘆溪(第2/2頁)

篾匠對“入魂”很有信心:“我釣過兩斤多的,三斤左右的鯉魚應該沒問題。”

李君閣開始溜魚,篾匠也停釣了,過來觀察竿子的表現。

李君閣感覺到手柄上傳來的信號,水下魚兒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都完美的傳遞到掌心,能提醒他及時調整溜魚動作,這種感受不是使用其它竿子能體會到的,這就是竹竿的魅力。

李君閣大呼過癮,水下的魚兒雖然還在猛烈掙紮,但是他有信心,這條魚逃不掉了。

中間有幾次,“入魂”被拉成半圓,但是竿子腰力非常挺拔,魚兒稍微一松勁就恢復過來。

魚兒終於還是放棄了掙紮,露出水面,果真是一條鯉魚。

野生的鯉魚非常漂亮,嘴唇非常的厚實,紅艷艷的,尾巴也紅得非常鮮艷,胸鰭跟腹鰭也有一半是紅色,背部黃中泛綠,腹側金黃。

將這條魚抄起來,李君閣起身從釣箱中翻出一個稱魚器,夾住魚嘴將魚提起來,稱魚器上顯示出讀數,足有三斤四兩。

李君閣笑道:“竿子抗住了,紀州和竿主釣兩斤多的高背鯽魚,我們這裏的野生鯉魚比鯽魚力道大得多,這已經超過紀州和竿的通常表現。”

篾匠說道:“我說得沒錯吧,三斤多的魚,一點問題沒有。”

李君閣將魚放入魚護,一咬牙換上了二號主線,又從包裏把釣魚傘的杆子翻出來立在身後,用一根橡筋把手機固定在杆子上,調整了一下角度,打開錄像功能,準備把“入魂”的表現錄制下來。

兩人繼續垂釣。

二號線配的鉤比較大,李君閣掛了三顆麥子上去,由於小魚吞不進去,所以他這邊的魚情一下就變慢了。篾匠那邊還是一直在上著半斤左右的鯽魚。

李君閣卻悠閑了起來,還有興致看看水面上的水鳥。

水面非常靜謐,大湖上星星點點,充滿生機,有不少野鴨和在遊玩。

湖邊竹樹上還歇息著幾只白鷺。

正看得高興,眼角余光瞟到漂尾忽然被斜著拉沒在水中,幾乎是本能的一揚竿,就聽見魚線“嗚”的一聲嘯響,“入魂”傳過來的力道非常沉猛,大魚緩慢的擺著頭,向深水遊去。

大魚和小魚的吃鉤後表現是不一樣的,小魚喜歡瘋狂逃竄,大魚則不慌不忙。

李君閣單手也控不住竿子了,於是將左手也搭了上去,張著手掌,虎口搭在右手上二十公分處,往左側倒竿,希望將大魚撥轉身來。

“入魂”的控魚表現也非常給力,大魚被牽引著,不情不願的調頭了。

竿子終於能立起來了,只要竿子能立起來,魚的力道就能大部分被釣竿的彈力泄掉,不用被魚兒的爆發力把釣線崩斷。

趁這個機會,李君閣連忙從釣箱上站起身來,往右側身後退了幾步,留出和大魚博鬥的空間。

這時大魚又開始調頭往深水沖。

不過大魚的意圖已經被“入魂”通過振動傳遞給了李君閣,讓李君閣可以提前準備,將這波力量化解。

如此幾次忘返,雙方又拉鋸了十多分鐘。

“入魂”竿稍甚至幾次被拉得彎進水裏。但是都被李君閣牢牢的控住了。

大魚開始最後一次掙紮,用最後的力道,一下就竄出去七八米,幾乎將釣竿拉直,一旦形成拔河,肯定就是斷線跑魚的結局,李君閣趕緊往前幾步,人已經站到了水邊,一翻手,“入魂”反手沒入了水中,只剩下手柄還在水面上方,由李君閣牢牢控制著。

大魚終於失去了力道,李君閣趕緊趁機將竿子翻了上來,繼續雙手溜魚。

好在這只是最後一次危機,其後大魚雖然還在掙紮,但是力道一次比一次弱,最終被拉出了水面。

“唉喲喂!好大的一條草魚!”篾匠叔早就奔過來了,一直看李君閣溜魚。自己都感到難以置信,他親手打造的竹制手竿居然能將這麽大的草魚釣上來。焦急地拿著抄網左比右劃:“抄網帶小了,不是說好最大釣釣三斤左右的嗎?這麽大一條怎麽都抄不進去。”

李君閣笑道:“沒事,看我的。”讓篾匠把抄網放到一邊,自己繼續溜魚,直到大草魚溜得肚子翻白,才找了一個很平的草灘,將魚拖到了灘上。

大草魚已經累翻了,雖然一半身子還在水裏,卻只能攤在草灘上一動不動。

李君閣拿著稱魚器,走過去麻利的夾住魚嘴,將大魚提了過來,大魚這才開始後知後覺的蹦跶。

李君閣提著稱魚器在攝像頭前展示了大草魚的重量。

足足十五斤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