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相聲大師(第2/2頁)

老郭擺著手:“啊不,就必須得你李家溝蟲茶熏過的才行!這個可是我的最新發現,哈哈哈,我蟈蟈剛的名頭真不是白給!”

人到齊了,開始上菜,老郭說道:“這盒子啊,還是吉星上回給我送蟲茶留下的,有一次人家從河北送來兩品蟲子,罐子一時不湊手,我就拿過來裝了,嘿!真靈!第二天蟈蟈就倍兒見精神,我就把我家的蟈蟈罐全給換了。哎喲這得趕緊揣上,別把我的小寶貝凍著了。”

王吉星沒好氣地對李君閣說道:“第二天就鬧上門來了,死乞活賴地非要我將所有盒子騰出來,說家裏還有好些頭蟈蟈等著拆遷安置,你說我找誰說理去?!”

老郭嘿嘿笑著,也不生氣,又拿出一個盒子,跟服務員要了一杯開水,挑出一點東西灑進去,正是赤珠茶。

大家看著赤珠茶在水裏拉著紅絲往下沉,老郭說道:“不好意思啊各位,得護著嗓子,今天就拿這個代酒了,見諒見諒。”

眾人都表示理解,再說現在城裏大家喝酒都文雅,能來就是給面子了。

趁還有些時間,李君閣又將小王帶來的箱子打開,將硯台取了出來。

在座個人取了自己喜歡的查看。

這時個人的喜好就出來了,白老頭老郭拿的是最簡單的,欣賞上面的金絲和眼釘,王吉星跟余再男拿的是雕刻過的,李昆吾拿的也是雕刻的,不過他不是欣賞,而是在量活。

李君閣笑道:“我這次進京,啥都沒帶,這就是我們鄉裏非遺傳承人的手藝,大家各選一方做見面禮吧。”

李昆吾大喜:“那這回在座的各位都撈著了,我跟你們說,這絕對是頂級的硯材,觀賞性方面比傳統硯材還有過之,遲早會名聲鵲起的!都選一方回去好好收藏吧。”

說完又將其中十幾方雕刻過的挑出來,珍而重之地對李君閣說道:“皮娃你這禮也不能送得太大方了,這些個自己收好,喜歡雕刻的,在剩下的裏面選吧!”

李君閣打眼一看,李昆吾眼睛不是一般的毒,挑出來的全是老石頭作的東西。

李君閣對李昆吾豎起大拇指:“李老眼真毒!您挑出來的十幾方,全是石頭叔做的!怎麽鑒別出來的?給我們講講增長見識吧!”

老郭也拿過兩方硯台對比:“不是吧李老,我咋覺得你留給我們選的更見精致呢?”

李昆吾笑道:“這個門內人一眼清,你看這方,雕工雖然細膩,但是該走棱角的地方卻沒有走出來,顯得過於圓潤,這是為啥?這是用電機帶動雕刻筆雕出來的,出活快,不過在表現力上嘛,就差多了。”

“俗話說‘剛柔並濟’,用電動雕刻筆出活,等於就是先廢了一半的武功。”

說完又拿起石頭叔雕的一方來說道:“再看這活,看這蒲草的葉子邊,象刃口一樣,這就是手工雕的功夫了,再看溝槽底部的刀痕,這些痕跡,電動磨針是弄不出來的。這還跟我們玉雕不同,這是傳統的石雕刀法。”

“刀法這玩意兒說來玄妙,其實也跟書法繪畫的筆法一般。”

“筆法不同,表現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刀痕對於雕刻,尤其對我京派北工來說,那是對造型極大的補充。補得好的,那就是相得益彰;補得不好的,那就是救都救不回來。我派高手跟低手的區別,也就在於此。”

“中國的傳統藝術都是遺憾的藝術,為什麽這麽說呢?一筆下去或者一刀下去,你就再也無法補救,那你說我搞慢點小心些不就行了?我還就真告訴你,不行!”

“筋腱骨力,飛白呼應,這些都是神魂所在,都必須在筆法刀法的快速轉化中才能表現出來,你要是慢慢堆疊,那就不是中國畫,是西洋畫了。”

“為啥草書地位比楷書地位高,寫意山水比工筆花鳥地位高,原因就在於此。速度上來,控制力就會相應變差,這是自然之理。能到隨意揮灑都暗合法度的地步,沒幾十年功力是控制不好的。”

“一個作品,這麽多刀這麽多筆,總有一兩次失誤,這就是剛剛我說它們是遺憾的藝術的原因。如果真能做到意滿神豐,筆筆刀刀還能不留一絲錯漏遺憾,那就是絕品了。”

說罷又翻看起老石頭的一方硯台來,搖著頭感嘆道:“雖不中,亦不遠矣!”

李君閣說道:“李老,你就不看看這個金蟾?”

李昆吾笑道:“珠玉在前,看那些還有意思嗎?那金蟾雖然將石眼跟題材融合得非常巧妙,但是還是機雕的嘛。”

李君閣將金蟾舉起來在嘴上一吹,一聲嘹亮清越的聲音響徹整個包間,對李昆吾說道:“李老,如果這樣呢?”

“我靠!”李昆吾一把將金蟾奪過來就往自己嘴上湊。

“哎李老你還沒擦……呃,算了,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