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訪談(第2/2頁)

小田茉問道:“看來你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一定是一個調皮的大哥哥吧?哈哈哈,對了你手上拿的是什麽果子?是短片中的荔枝嗎?”

李君閣笑道:“是荔枝,我們那裏早在唐代出產荔枝,楊貴妃你們應該熟悉,她吃的荔枝,就是由我們夾川進貢的,這也是我們李家溝的特產。現在李家溝已經探明是富硒帶,因此我們那裏的荔枝,還是富硒水果,相信很快就會名聲鵲起的。”

小田茉又對阿音問道:“阿音姐姐,剛剛短片裏有一個你在懸崖邊上迎接日出的鏡頭,你拍攝那個鏡頭的時候不會害怕?”

阿音說道:“不會啊,其實在短片裏大家還看到了一個全是木樓的寨子,那個寨子坐落在李家溝後山一個高大的懸崖頂上,叫懸天寨。大家能看到那裏的人,穿著跟山下人是不一樣的,那是因為他們屬於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叫苗族,我就是從那個寨子出來的。”

小田茉笑道:“難怪你的名字跟李桑他們不一樣,原來您是苗族女孩。”

李君閣笑著插口道:“苗寨以前很窮,其實可以說到現在都很窮。那裏很難上去,必須通過天梯石棧才行,所以比我們李家溝還要封閉。阿音從小每周需要從懸崖上下來去縣城讀書,這份艱辛,估計是現在的日本觀眾們體會不到的。因此阿音不怕懸崖,是從小練出來的。”

這時背景墻切換到了懸天崖的場景,陡直的懸崖上分布著兩排小石坑,引得觀眾席上傳來一陣陣驚呼。

像阿音這樣嬌滴滴的美女,居然打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艱難求學,對於所有日本人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小田茉驚訝的捂住了嘴巴,不由自主地問道:“阿音姐姐,你那時候多大?”

阿音轉頭看了那個懸崖,回頭笑道:“從十三歲到十八歲,我爬了六年。”

觀眾席上又是一陣驚嘆。

阿音擺手道:“不過現在好了,二皮在懸天崖和半山林場之間搭建起了一道溜索,雖然現在條件還是很艱苦,但是孩子們讀書已經不用像我那時候一樣爬懸崖了。現在我們山裏的物產已經可以運出來,山外的人也可以走進去。從我們回到家鄉到現在,僅用了半年時間,我們苗寨就已經擺脫了長久的貧困,相信接下來會越來越好的。”

言語中充滿了無限的自信,好些觀眾眼裏都泛起淚花,不由得為這位外表較弱,內心堅強的美女村長鼓起掌來。

小田茉也抹了抹眼角,說道:“沒想到阿音姐姐您是在這麽艱難的環境下求學的,我看了《五溪河上的制竿師》,是不是因為封閉的環境,才導致村民們的生活如此艱難?或者說,正是因為如此封閉的環境,才讓黃桑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專精技藝,達到了今天的成就?”

後面這句話是對篾匠叔說的,篾匠叔微微一笑,說道:“其實,直到今天我都沒有覺得我的技藝有多了不起,我就是李家溝的一個篾匠,靠手藝生活,之前就是做做鄉裏常見的一些物品。制竿還是皮娃十年前告訴我的,當時也只是因為他喜歡釣魚,又喜歡裝逼,非鬧著我要做一根手工的好魚竿給他。”

這話又惹來哄堂大笑,誰也沒想到,一個大師的造就,居然是從一個娃子為了裝逼開始的。

小田茉也驚訝不已:“蔑……篾匠叔,你的意思是,你以前不是職業做竿的?”

篾匠叔說道:“不是呀,以前都是做一些實用的東西,還是皮娃給我看了你們日本和竿的照片,說要做到那樣的程度才能算精美,於是才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

李君閣笑著解釋道:“篾匠叔在幾十年時間裏,竹藝早已登峰造極了,再回過頭來制作魚竿,其實在積累起來的基礎上再摸索創新。雖然也非常艱難,但起點已經遠遠高過很多工匠,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年之內,就在李家溝恢復出你們用了幾百年時間才發展起來的工藝。”

小田茉點點頭,這麽說起來確實有道理,說道:“篾匠叔,看來您不光只會做魚竿喲,你還會做其它竹制品?”

良子笑道:“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就順手給我編了一個可愛的小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