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汙水處理廠(第2/2頁)

王高工說道:“小李,經過實地考察,我們覺得你定的標準太高了,三萬人的汙水處理設施,價格其實不高,也就五百萬左右,可問題是,你們這裏,盤鰲鄉七八百戶,李家溝三四百戶,千戶人家,四五千人口,上這麽大的汙水處理項目……”

說完只搖頭。

李君閣說道:“以後我們這裏會來遊客,日滯留盤鰲鄉和李家溝的遊客,他們也要算進去。”

伍高工說道:“這個我要提醒你了,每個旅遊區,日接待人口量是有個上限的,你看現在每逢大假,各景區人擠人,這樣的情況你們要避免!”

王高工也說道:“為了幾個節假日峰值,就直接將汙水處理上到這個水平,我不同意,這不是僅僅涉及我們公司利益,還涉及到你們的日常維護成本,運轉效率等諸多問題。一個不開機的三萬人級別的汙水處理項目,還不如一個天天開機的三千人級的汙水處理項目……”

李君閣有點懵圈了,啥意思?意思是老子給錢你還不賣?

說道:“等等啊王高工,我有點不明白你的意思,這汙水處理不是標準越高越好?”

王高工哈哈大笑:“小李,我這麽給你解釋吧,這汙水,就好比鋼鐵廠的生產原料鐵礦,你這個礦明明每天只有五十噸鐵礦的產量,卻非要建一個每天可以熔煉千萬噸鐵礦的大鋼廠,鋼廠一開機,五十噸鐵礦煉出來的鋼鐵,光電費都不夠付!”

李君閣目瞪口呆了:“還有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又費馬達又費電?”

周圍一群人都笑噴了,王高工說道:“哈哈哈哈!鄉裏人說話太有趣了!哈哈哈哈話雖然俏皮,可還真就是這個意思!”

李君閣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道道在裏頭,說道:“你看,專家就是專家,光我們自己瞎琢磨哪裏能成,現在看來,這環保治汙是一項需要綜合考量的工程。”

想了一想又說道:“這樣,就麻煩兩位高工在我們這裏留一留,今晚我在把農大的兩位專家請下山來,然後把總體規劃圖拿出來。再叫上鄉長,村長,大家集體討論討論。”

朱定全說道:“那現在我們幹啥?我帶著兩位高工在盤鰲鄉和李家溝先遊玩一遭?”

李君閣說道:“別呀,汙水處理廠的事情晚上再說,不過配套的設施還可以考察一下啊。”

“我們現在去山塘那裏看看,小水電的事情我們早先也做好了規劃,如果汙水處理廠規模要改,那電站的裝機容量是不是也要跟著改?這牽一發就要動全身啊!”

兩個高工對視了一眼,看來李家溝的建設者統籌規劃的能力不錯啊,比其它鄉鎮的幹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好太多了。

跟這樣的合作者做事情,一般都是相當愉快的,於是說道:“那我們就出發,去你們所說的山塘看看。”

坐上觀光車到了李家溝,大家從水渠邊上山,李君閣帶著眾人一起往山塘走。

一邊走一邊給各位介紹:“去年我們請電力公司的工程師來評估過,初步意見是建一座三百千瓦的水電站,基本滿足新村落成後,全村各家各戶,以及遊客中心,農大科研基地,各生產產房,汙水處理中心使用。”

“因為李家溝地處森林邊緣地帶,地層含水量豐富,因此一年四季的電力供應是可以保證的。”

“山塘取水主要來自蛤蟆洞流出的地下暗河,這裏的水源現在主要供山下各魚塘,菜地,稻田,作為農業用水使用,是優質富硒水源。初期僅人工費用就耗資上百萬。”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處水源蓄含的勢能也利用起來。電力公司的工程師說了,其實這個發電基數還大有潛力可挖,如果將水壩再修高一點,建成一千千瓦級的水電站也沒有問題。”

“電站工程,主要資金使用在建壩和埋管上,這些我們已經大致完成。如果要建三百萬千瓦級電站,總造價需要兩百萬左右,但是在我們李家溝,在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下,其實只需要一百萬左右就夠了。”

水渠是暗渠,為了保證水質,李君閣已經讓大伯組織人手將水渠蓋住了,眾人現在看似走在水泥路上,其實腳下就是嘩嘩流淌的水渠。

水聲潺潺,鳥鳴啾啾,在寂靜的山林裏回蕩。

水渠兩邊林木蔥榮,幾乎要將水渠上的路包成一條隧道,不時能見到野鳥,松鼠以它們為跳板,從一邊跳到另一邊。

這是山上下來一支隊伍,一行四人,穿著迷彩服,帶著紅袖套,一頭一尾兩人還背著一支小口徑步槍。

藥師叔也在其中,背上背著一個藥簍,看樣子是搞到了不少的藥材。

幾人見到李君閣,都熱情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