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鋤禾日當午

風簸進料口的地方有一個擋板,可以調節進料的速度,還要配合糧食顆粒的大小,搖扇的風力,新手用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

老手一般是左手調擋板確定下料速度,右手相應調整風力,兩相配合,得心應手。

所以它還是一件停留在手工業的工具,不是工業級,對操作經驗有一定的要求。

於是兩人配合,技術方面奶奶來,憨包力氣五人組換著來。

糙米中雜質還很多,於是奶奶又指揮Shirly將糙米倒入吊在半空的大簸箕中,讓芋頭開始簸米。

這活同樣有些技術含量,奶奶演示了好幾遍,芋頭才開始簸得有些像樣。

糙米在簸箕中嘩嘩地轉動,不少殘留的雜質開始像簸箕的圓心集中。

等到中心集起了一堆谷殼,幹草葉幹草杆之類的雜物後,奶奶讓Shirly用手把雜物捧出來,只將外圈幹凈的糙米收集到另一個籮筐裏,然後又舀上幾瓢糙米繼續篩。

眼看著今天就要得到新米了,希望就在眼前,幾個人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一個個幹得起勁。

中間大家還互換工種,對整個流程都熟悉了一遍。

還專門騰出一個人,休息的時候還要負責照相。

Alice看著籮筐中越堆越多的糙米說道:“祖祖,這就是我們吃的烏金血米嗎?看著跟機器打出來的不一樣呢?”

奶奶笑道:“這還沒完工呢,現在的米上面蒙著一層糠皮,等到人手騰一些出來後,就該舂米了。”

人多幹活就不累,七個人一上午下來,竟然將一百斤谷子給脫完了。

中午吃飯休息,下午那可就是重體力勞動了。

跟苗寨舂糍粑一樣的動作,李君閣和粽粑一組,芋頭和白嬸一組,Alice和Shirly候補。

李君閣對大家介紹到:“所有農活,其實都有一個節奏問題,這也是詩歌和舞蹈的起源。只要把節奏掌握好,就要輕松很多。”

奶奶將糙米舀到兩個大碓窩裏面,只填到三分之一不到的位置,又往裏邊抓了幾把碎米糠頭,還加了一點水,說道:“好了,開始舂吧。”

舂米還要往碓窩裏邊加東西,這事情李君閣都不知道,問道:“奶奶,為啥要往碓窩裏邊加這些東西?”

奶奶笑道:“如果不加糠頭,有很多好米就會被舂碎,加點米糠進去,會消減木杵的力道,情況就會好得多。加水的原因是潤滑米的表面,這樣米中的油會析一些到表面上來,讓它變得油亮,不光舂出的米更好看,也更好吃。”

這就是經驗了,網絡上是找不到這些細節的。

然後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六個人砰砰砰舂了一下午,才在奶奶的指導下將米全部舂出來。

中間白大和粽粑對李君閣佩服得五體投地,一下午大家都輪著換手休息,就他一直沒停,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Hunter就是不一樣!不愧是King of Jungle!”

奶奶將舂過的烏金血米收集到一起,一百斤就剩下八十多斤了。

接下來就是再次上風簸,幾個口子打開,糙米倒進去,搖動風葉,近處出來的就是烏金血米,稍遠的是帶粗糠的碎米,在遠是小碎米和較細的糠頭,最遠是細糠。

看著烏金血米嘩嘩地流到籮筐中,哥大五人組又是跳腳又是擁抱又是歡呼:“成功!我們打出大米來了!OH YEAH!”

一百斤谷子得到七十斤米,五人組將籮筐堆得高高的,興奮地在烏金血米後邊擺出各種姿勢,拿手機哢嚓哢嚓拍個不停。

奶奶笑得都不行了:“打個米至於這麽高興不?接下來還要過一遍篩呢!”

白嬸正捧著比它白不了多少的烏金血米傻樂,聞言問道:“這米很幹凈了啊,為什麽還要用篩子篩?”

奶奶拿出篩子,將碎米倒上去說道:“老時間裏頭生活可沒現在這麽好,不光完整的米是給人吃的,碎米篩過一遍,用來熬粥,做碎米粑粑,也是給人吃的。剩下的那些,才是喂雞喂豬的飼料。”

李君拿大瓢舀了一瓢新打的烏金血米,對五人組說道:“最近才學了一道國宴菜,那湯頭可是打半夜就熬到現在了,哈哈哈,今晚我們喝紫玉芙蓉粥,保證你們一輩子忘不掉!”

進到廚房把粥煮上,這一大鍋下來,可以又當菜又當飯了。

自己趁機跑廚房後邊去沖了個涼,將一身的粉灰洗掉,順便摘了些黃瓜絲瓜。

做了個拌黃瓜,將絲瓜切片,待到紫玉芙蓉粥熬好,將薄薄的絲瓜片放進去一絞,新鮮絲瓜燙熟後帶出味道,那清甜甘鮮的滋味,秒殺一切味精雞精。

調好鹽味,這鍋子粥就算熬好了。

等到阿音帶著娃子們回來,這就開飯。

當兩大碗香甜撲鼻的紫玉芙蓉粥端到粽粑和芋頭的面前,哥倆的眼淚忍不住撲簌簌地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