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大豐收(第2/2頁)

然後李君閣回到做陶活的石台邊取過竹席和細泥,那竹條做出一個方框,拿第一次取土是就陳放著的泥在上面用竹棒滾出一個長度約一米,寬度約半米,厚度約兩厘米厚泥板。

然後用麻線將泥板切成三條,一條四十公分寬,兩條三十公分寬,這樣可以同時放到陶窯裏燒。

在石板底部生火烘烤泥板,李君閣繼續擡著籮筐挑泥和泥。

中間回來一趟,在三十公分的板子中部,拿竹圈分別刮出一個半徑為十公分的半圓。

在四十公分的板子上,則是一邊掏出一個十公分的半圓。

做完這些,爐膛表面也開始幹燥了,李君閣往裏邊灑了些幹沙子,拿細木枝生起兩堆火,烘烤爐膛。

回來泥板也幹了,李君閣將泥板放到一邊,撤去炭火,一點點澆水冷卻石板,又壓了一塊大泥板,切成一些二十五乘五十的小泥板。

將小泥板也生火烘烤起來,回到灶台,爐膛周圍的泥土更加幹燥硬實了,李君閣開始加粗一些的樹枝將火燒旺。

趁爐膛底部灶胚的泥土還比較稀,李君閣開始安裝煙筒。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立起兩根大竹筒來穿過屋瓦,不過李君閣舍不得破壞竹樓,所以還是決定橫向安放。

將兩根泥筒並排安放到爐膛底部,一個泥筒通一個爐膛,然後掏空爐膛的側面,將它們埋進去。

泥筒從爐子右側伸出來有半米,李君閣將床板下的木馬拖過來一個,將泥筒擱在上邊。

至於高煙囪,那是以後的事情了,先這樣湊合著。

回到石台前,小泥板也被烤幹了。

李君閣揭開陶窯,將裏邊冷卻的杯子,罐子取出來放竹幾上,都沒顧得上檢查,開始將全部大泥板和一半小泥板插入窯內開燒。

這邊回來,將剩下的小泥板收到一邊,又照大泥板那般做了三塊,同樣烘烤起來。

這時候阿音回來了,一看灶台的樣子,說道:“二皮你做了兩個灶?這麽長,你準備了四個火眼?”

李君閣正在檢查燒出的杯子,趕緊過來幫阿音下背簍,說道:“必須的啊,萬一來人來客的,灶頭上也使喚得開……”

說完才反應過來,荒郊野嶺的,鬼才來做客喲!

阿音見李君閣回過味來了,笑得前仰後合:“哎呀……笑死我了……你還指望著有客人上門……哈哈哈哈……”

李君閣摳著腦門赧然道:“這都壘好了,總不至於讓我拆除了吧,呃,灶眼多,預示家裏人丁興旺!吉利,圖個吉利……”

阿音白了他一眼,自去熬麻曬麻去了。

總算可以休息了,李君閣開始欣賞自己做的杯子。

非常滿意,這杯子跟日常的蓋杯差不多,可以泡茶了。

將茶杯和幾個罐子收到儲物架上,李君閣拿著阿音帶回來的木薯丟到水桶裏,準備去挑水。

先去溪邊沖木薯的地方將水桶放下,李君閣先去收漆。

漆的產量遠超李君閣的預期,估計一是老樹產漆量大,二是從沒有人取過漆,林子裏十來棵漆樹,一天竟然能收到三兩左右。

將今天所得的生漆收好,李君閣回去刮洗木薯,切片丟一直綁在那裏的竹筐裏沖泡。

然後拎著空水桶去打水回家。

阿音已經收拾完了麻絮,見李君閣回來,開始蒸魚。

這魚滋味太美了,兩人都想再吃上一頓。

同樣沒有忘了也給倆胡子蒸一盤。

吃過飯,李君閣對阿音笑道:“今晚得加班了,把魚熏出來,有灶了,掛灶台上烤著,味道淡點也不怕壞。”

阿音早就對熏魚垂涎三尺了,當然是越早能吃到越好,一點意見都沒有。

松柏在周圍都沒有發現,不過這也難不倒二人,只要是有芬芳氣息油脂充裕的柴火就成,椰殼椰棕,椰蓉麻杆,曬幹的香草,香蒲蘆葦那多的是。

上次修建木樓時搭出的陡金字塔形梯子又可以派上用場了,正好拿來做熏棚。

將腌好的魚用棕櫚葉子重新穿上,用竹篾把魚撐開成片掛起來,梯子外邊掛滿芭蕉葉子,底下生火,然後蓋上十幾天鋸木頭竹子收集起來的鋸末竹屑,煙就出來了。

再灑上一把椰蓉,加上些香草,濃煙滾滾。

阿音照顧熏棚,李君閣自去將陶窯內的陶板取出,將剩下的部分放進去,又燒起了一窯。

然後用新燒的蓋杯泡了兩杯麥冬薄荷茶,從木架上取下陶胚,繼續昨天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