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車盤竿(第2/2頁)

阿音說道:“床多沒意思,就現在這樣才好玩。”

得,男主外女主內,家裏頭的事情,阿音說了算,正好省事了!

洗漱完畢,李君閣將面皮撈出來,拿刀子劃成一指寬的條,放在四個碗裏,然後灑上蔥花,雞肉松,每碗淋入兩勺竹鼠湯,又舀了一小勺冷吃肉丁,一小勺酸筍,灑上鹽端到桌上。

這東西既像東北的拉皮,又像南方的米線,還像蜀州的粉絲,是個四不像。

不過味道很好,Q彈勁道,加上鼠丁焦香,酸筍開胃,四個人吃得開心不已。

阿音肉湯也全喝了,這才放下碗:“真香!哎呀又吃多了,不行,明天必須去跑山了!”

這個李君閣完全沒意見,他早就腳底板癢癢了,於是趕快去做羽箭。

從漆室裏取出箭來,李君閣開始打磨,然後給箭上箭羽。

箭羽是野雞翅膀羽毛做的,兩只野雞的翅膀羽毛,堪堪夠用。

將羽毛粘好,纏上,李君閣又整理好羽毛,用一些木薯粉熬成漿糊,在羽毛上刷了一層,使它更硬挺。

在灶上烘幹尾羽,李君閣又拿出竹鼠皮來檢查。

竹鼠皮昨天上午剝下來就刮幹凈了內表層脂肪,又經過鹽漬,堿水刷洗,然後崩到板子上抹上了煮濃的芒硝水,現在皮子已經重新幹透,上面全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泡泡。

將皮子攤在板子上,李君閣開始用樹皮砂紙細細打磨。

打磨完畢後的鼠皮拿手一抓就可以成團,松手之後自然張開,這就是可用了。

拿出一支箭在鞣制過的竹鼠皮上比劃,裁出合適的大小,對折起來,皮外毛內,用細鉆打孔麻線穿紮,得到了一個扁扁的箭囊。

一個箭囊能插三支箭。

兩個箭囊做好,李君閣將箭囊疊在一起,縫線的一邊對另一個沒縫線的一邊,然後用樹皮比著大小包裹起來,樹皮外面做好腰帶,將箭插到箭囊中,系到了腰上。

這種箭囊叫擠壓式箭囊,箭杆只能插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露在外面。

取箭方便,卻偏偏插得緊實,箭囊的擠壓和內層鼠毛的摩擦力和將箭咬得很緊,蒙古騎兵策馬狂奔的時候,箭只都不會飛掉出來。

李君閣來到壩子一頭。

朱羽弓,玄牙箭,志得意滿,大有一副一箭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勢。

從肩頭位置抽出羽箭,彎弓,撒弦。

正中豬靶子心臟部位,即使箭杆和麻杆之間摩擦力不小,玄牙也穿透靶子,只在中箭的位置露出短短一截箭尾。

“牛!”羽箭的準確性又有提高,李君閣覺得自己即使是退到六十步,都有殺傷目標的把握。

不敢再試,要是運氣逆天一支玄牙碰巧射中另一支玄牙,那他自己先要哭瞎。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很快,樹林邊上擺上了六個豬靶子,變成了一群野豬氣勢洶洶地下山討生活了。

“嘣……啪!”

“嘣……啪!”

六箭射完,野豬靶子肩胛後方位置,都多了一段短短的尾羽。

李君閣舉著朱羽哈哈大笑:“這下就算天王老子下山!老子也不怕了!”

小心的將玄牙收回來,仔細檢查了箭體沒毛病,李君閣這才將玄牙插回箭囊,把朱羽收好,珍而重之地掛到臥室中柱上。

沒毛病,這寶貝,還可以順帶鎮宅。

然後準備開始做阿音要的臉盆架子。

木材雖然不多了,可竹材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很快,李君閣就用鉆頭,竹筒和竹板,搭出了一個結實的竹架。

吃過午飯,阿音去睡覺了,李君閣就想去挑水。

轉念一想,有了各色工具,又有麻線,現在閑了下來,不弄一套釣具可真是對不起自己。

要攜帶方便,那還必須是車盤竿。

挑了根彈力適合的竹稍,用拉好的細圓竹絲繞成一個個小圈綁到竹節上,竹竿底部塞上木塞子粘好,用藤絲編出握手的部位,握手上面拿鉆頭打上對孔,插上一根竹棒粘牢,竿體就算搞定。

然後就是八卦輪。

六個木片削成上下凹字型,在向外的凹字兩個頂端用細鉆打孔,然後拿圓規在陶器操作台上畫圓,等分六份,拿一根直徑相符,肉厚到幾乎實心的竹管比上去,量出六個點,然後在竹管兩頭開六道小槽,再用麻繩和魚膠纏緊中部加固。

將木片插入槽中,同樣用魚膠粘好。

拿竹絲穿過木板外邊上的孔,將六個木片都串起來,同樣點上魚膠加固。木片頭上就多出來兩個竹絲圈子。

將八卦輪平擺在台子上,中間竹管肉雖然厚實,但是有些偏心,所以擴孔還不能從空心位置擴。

拿尺子和墨筆將外圈剛剛畫下的六個點連起來,得到真正的圓心,然後用鉆頭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