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日出(第2/3頁)

大胡子將這一難得的浪漫畫面攝入鏡頭。

欣賞完海上壯觀的日出,李君閣拎著鵪鶉籠子,阿音拎上水壺,一起去水邊洗漱。

昨天吃過飯,阿音就將鍋子端這邊來接上了水,現在已經接了滿滿一鍋。

洗漱完畢,李君閣帶著阿音去看鵪鶉陷阱。

阿音笑道:“你還真是有把握啊,拎了六個籠子過來。”

李君閣說道:“老規矩啊,有備無患。要是每個陷阱裏都有,還真只能分籠子裝。這公鵪鶉賊愛打架,關一處就要鬥。五代宋時的人最喜歡鬥鵪鶉賭錢了,那個時候的好鵪鶉能賣出天價!”

阿音笑道:“又是文人士大夫的把戲?”

李君閣笑道:“這倒不是,那時的人似乎挺愛鳥,後周太祖郭威,少時就在後脖子左邊紋了只小雀,右邊紋了幾顆粟米。”

阿音笑道:“是嗎?皇帝還玩刺青?這故事倒是有趣!嗯,穿越的!”

李君閣笑道:“這娃也是苦孩子,小時候盜墓為生,因為這刺青,大號‘郭雀兒’。替他刺青的人曾跟他開玩笑說哪天這鳥吃到這米了,你就能當皇帝了。沒想到一語成讖!這是古書上有記載的!”

來到第一個陷阱邊,李君閣往竹簽下的陷阱裏一看,說道:“瞧吧!”

阿音湊頭過去一瞧:“哎喲!這麽多!這是一窩啊!”

李君閣拔下兩根竹簽,說道:“雞的特性就是這樣啦,一只公的帶一群母的,李家溝的鵪鶉就是這樣被抓光的。”

將籠子口打開,底下鋪上一層大葉子,李君閣將鵪鶉一個一個取出來放籠子裏邊。

這一窩就是一公五母。

取完鵪鶉,李君閣將遮擋通道的小簸箕取出來,拿竹簽在陷阱上方插成一個拱頂,蓋上樹葉和泥土說道:“現在這裏就是一個理想的鵪鶉窩了,有了這樣的遮蔽所,很快這裏的鵪鶉又會繁殖起來。”

阿音問道:“鵪鶉多久產蛋啊?”

李君閣說道:“這東西繁殖快,如果沒有天敵,四十天生蛋,十五天孵化,一窩就是七八只。這就是在島上時間不多了,要不然,哼哼哼……”

阿音笑道:“要不然,李家溝農開公司無人島分部的禽蛋產業也搞得紅紅火火是吧?”

李君閣哈哈大笑:“那是必須的!要是再在崖頂上搭一個鴿棚,擱一段時間晚上來搜刮一次,我跟你說,包你每周都有鴿子湯喝鴿子蛋吃!”

鵪鶉除了傻,心也大,膽小但是不喜歡沖撞籠子,都老老實實在籠子裏呆著,是容易馴化的品種。

六個陷阱,居然一個不落,多的六七只,少的兩三只,一趟下來,竟然抓了二十四五只鵪鶉。

阿音這回真是服氣了,這二皮當真沒吹牛啊,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真能將這裏的鵪鶉抓光。

一只鵪鶉毛重二兩,李君閣挑了四只盆骨不開的出來烤上,給大家打個牙祭。

盆骨開易產蛋的那些,李君閣準備帶下山去養著玩。

早餐是阿音烤制的餅幹,烤鵪鶉,然後就是白開水了。

李君閣咬了一口餅幹:“這口感好熟悉!除去果幹和椰蓉的味道,這木薯餅幹的口味好像在哪裏吃到過……怎麽就想不起來了呢……”

阿音得意地笑:“像不像旺仔小饅頭?”

李君閣一拍大腿:“就是!哈哈哈哈,這就是旺仔小饅頭的味道!我說怎麽這麽熟悉,不錯不錯,阿音你的手藝真好!”

阿音臉紅了,說道:“這些都是能見人的,不能見人的頭兩鍋,我都丟水裏喂魚去了……”

吃過一頓營養早餐,兩人開始沿著山脊往另一座山峰繞行。

道路相當好走,堅硬的巖石剝蝕碎裂成梯狀,兩人感覺就像走在苗寨往山塘去的石板路上差不多。

不過周圍都是低矮的灌木和草叢,估計跟這裏時常光顧的大風暴雨有關。

李君閣看著腳下青黑的石頭,說道:“阿音,估計這島還真是火山噴發形成的,這些都是火成巖,我說這山溪裏燧石怎麽那麽多。”

阿音說道:“不知道有沒有隊伍將它們利用起來,上次我看你敲剝下來那些碎片,就挺鋒利的。”

李君閣說道:“你不知道,燧石一般只靠敲剝成型,這六支箭頭為啥這麽金貴,我都一直舍不得用它們?就是打磨起來太費功夫了。不講脆性,光說硬度,燧石硬度能達到七,比我們兩把刀的刀刃部分還硬上六分之一,這也是燧石磨制石器很少的原因。我國的新石器,大多數都是硬度較低的石灰巖等制成的。”

說話間,對面山崖上的一處峭壁間,出現了幾個中型哺乳動物的身影。

阿音說道:“羊!”

李君閣看了看,說道:“不像野羊,這島以前絕對有人來過或者居住過,這很可能是逃逸的山羊,搞不好島上的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