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皮皮蝦,無名異(第2/2頁)

李君閣將刀子一丟,抱著阿音就轉起圈來:“哈哈哈!天助我也!阿音你真是我的福星!”

阿音被他轉的頭昏:“什麽東西呀這麽高興!”

李君閣興奮地道:“這是一味中藥材,叫無名異,又叫土子,我在藥師叔那裏見過的,不過到底是不是,嗯,回家才能知道!”

阿音訝異道:“這也是藥?我看著像礦物啊?”

李君閣笑道:“礦物的中藥很多啊,朱砂,雄黃,芒硝,滑石都是呀,不過我拿它不是當中藥用了,古書上記載著,這東西還有一個用處。”

阿音說道:“什麽用處?”

李君閣搖頭:“不說,還不知道成不成呢,要是成功了再告訴你。盡信書不如無書,鬼知道這書上說的方法可行不可行。”

阿音笑道:“你就是愛折騰,懶得管你,趕緊回家,我還要試著做面包呢!”

李君閣說道:“等等,等我將它們都收集起來。”

這裏石球多的是,沒一會兒兩人就挖到二三十個,有六七斤的樣子。

兩人這才開始往回走。

回到家中,阿音先將皮皮蝦放鹽水裏養著,自己開始熱飯菜,李君閣則去開窯。

將陶缽取出來,李君閣開始檢視燒過的骨頭和草木灰。

有機物燃燒得非常徹底,骨頭變成刺眼的白色,是純凈的氧化鈣,草木灰變成灰白色,碳幾乎都已經燒光了。

取來今天收集到的各種石頭,包括那些無名異,拿燧石錘子一一敲碎,分門別類地鋪到陶缽底部,放到窯中,又燒起了一窯。

吃過飯,阿音去休息,李君閣則將燒過的骨頭和草木灰拿去石碾那裏磨成細粉。

然後分別用水飛法得到最細的粉末懸濁液,放到陶盆裏,擱窯上烘烤起來。

做完這些,開始處理豬皮的最後一道工序。

將豬皮攤在陶器工台上,灑上木薯粉,先用木方打磨,再用擀面杖一邊包裹一邊擀揉,各個方向都做過一遍,豬皮就已經變得很軟了。

然後將豬皮掛起來,用木棒擊打,將木薯粉抖落幹凈。

然後挑著水桶,去湖邊打水,順便將豬皮泡在入水口處沖洗,讓多余的芒硝滲出。

打完水回來,將收集到的植物種到菜園裏,泡了兩壺茶,擺上一盤小餅幹,阿音也起來了。

然後李君閣開始撤去窯火讓它冷卻,回來取出中泥做陶胚,阿音則拿出椰子取肉做椰漿。

椰漿做好,加水加蜂蜜加鹽燒沸,阿音取過木薯粉開始揉制面團。

面團揉好,又將發得蓬松的老面也揉進去,取出一團來放回老面盆子蓋上濕布,剩下的又澆上小蘇打水,椰子油,繼續搓揉。

搓揉完畢,蓋上濕布放灶台後面發酵,阿音這才洗了手,回來看李君閣做陶。

李君閣這邊這次做的是碗,但不是普通的飯碗,而是李家溝席面上最常見的鬥碗。

口徑十五公分,底徑八公分,高度八公分。

工具齊全尺寸標準,做出來的鬥碗整齊劃一,這一會兒工夫已經做了四個,不過都還沒有底圈。

阿音一看就笑了:“二皮,你是不是打算做九個?”

李君閣哈哈大笑:“知道我要做啥啊?九個怕是不行,燒出來只怕一半不合格,起碼得做十八個才行。”

阿音閑著沒事,也笑嘻嘻地在一邊玩泥巴,做了些小陶泥的尖嘴漏鬥,上面用竹絲打孔,又搓了些泥丸,也用竹絲鉆出眼來。

李君閣看得好奇,問道:“這是做什麽?”

阿音說道:“將它們燒成陶,將漏鬥大頭朝下掛起來,一個漏鬥裏邊懸上一個陶丸,風一吹,陶丸碰到漏鬥內側……”

李君閣哈哈大笑:“風鈴!阿音你真是玲瓏心竅!”

又過了一個小時,面團也已經發好了,阿音將面團搓成乒乓球大小,灑上椰蓉和泡過的紫菜,一一放到鍋裏。

李君閣打開窯頂,用裹著厚泥的帶鉤竹夾子將陶缽一個個取出,將面包鍋子放進去,重新蓋上蓋子烤面包。

窯內溫度還有兩百多度,中間只需要加幾塊竹炭,保持半個小時沒問題。

然後兩人一起蹲下身子來檢查陶缽裏邊的石頭。

選出幾塊敲擊形成的尖銳棱角已經變得圓潤的石料,李君閣對阿音說道:“看,這幾塊石料熔點明顯較低,就是我要找的東西。”

阿音說道:“那我發現那種石頭呢?快看看怎麽樣了。”

李君閣將另一個陶缽打開,裏邊的的石頭經過燒制,現在已經變化成了好幾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