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形勢倒逼(第2/3頁)

“可這個事情在儒家這裏,就是另一套判定了,首先就該罰老板,一個城市打工的應得的收入是多少,老板你心裏沒數?你開這個價,就是對打工者的欺騙!人家不了解這裏的薪酬水平,你也不了解?”

“你是逐利的,但是你需要逐你應得之利!這是前提!該給五千你只給三千,就要被堅決打擊!”

“為什麽?因為就是老板你這樣的行為,為了自己的一丁點小利,攪起了糾紛爭執,動蕩了社會安寧,敗壞了人心道德!這才是大事,是我儒家的逆鱗!”

“儒家所鼓勵的,是打工者永遠不要長那點心,所打擊的,是讓來這城市裏的打工者長那些心的那些人!”

“只有這樣,世風才會越養越淳厚,人心才會越來越崇尚道德,追求信義。”

“你去翻翻歷史,看看歷代清流,大知識分子,遇到這種事情,板子是打在誰身上!這也是古代士農工商,商排末位的根本原因!”

“上次給你講過子報父仇不罪,講得不細,其實子報父仇,有很多的引申,到了後來儒法的巔峰時期,是這樣規定的……”

“如果祖父母,父母為人所殺,子孫當時殺死行兇者,這是激憤,無罪。”

“事後不告官擅自殺死行兇者,杖六十,也就是折三十板……”

“告官後罪犯當時逃脫,未被官府抓到,後被子孫撞到殺死,杖一百,也就是折五十板……”

“如果殺人者已入罪,遇到赦減,改為發配,但是後來潛逃回鄉被殺死,子孫杖一百,流三千裏……”

“如果殺人者發配期滿回鄉,國法已伸,不當為仇,後被子孫殺死的,才按故意殺人論處,子孫判無期,或者死刑待決……”

“如果殺人者回鄉後找子孫爭鬧,諷刺,欺淩,被子孫殺死的,按殺人判但是必須減刑,一般擬杖一百,流三千裏……”

“阿音,細品這些條文,你可以看出歷代執政,對人心的扶育考慮得多麽細致。”

“事情轉回李家溝,眼睛落到那些房子上,明明房子到手的時候已經值一百萬了,可估價還是之前協議上的五十萬執行,然後還要鄉親們心裏沒點想法,可能嗎?”

“用租給我們的地裏產出的烏金稻折三十萬修房子是一碼事,但交付之後的房子該折多少錢入股是另一碼事,怎麽能混為一談?鄉親們一時沒搞明白,就好像剛進城的打工者,可如果我們就理所應當地認為該利用這點,跟剛剛雇人那老板有什麽區別?”

“雖然簽了協議,但是簽了協議的就是合理的?我不這樣認為,而且我覺得鄉親們也不會這樣認為。”

“其他人如果事不關己,現代教育會使他們站在我們這邊,可要是房子是他們自家的,我認為一百個中有九十九個會站在鄉親們那邊。”

“因此法律只能壓下表面的抗辯,但是卻壓不下內心的不滿。”

“然後風就從青萍上起來了,心裏的裂痕就出現了。好吧現在二皮變了,李家人也變了,阿音也不公道了,法律也不能保護我了,這世道沒處說理了……”

“然後記憶力好的李家溝人或者就會想到,好像當年李家溝的老祖先人們,在法律不能保護自家的時候,也是有一套辦法的噢……”

“當然現在是法治社會,不能那麽囂張,不過我房前屋後撒點老鼠藥藥耗子總沒問題吧?什麽有白大在就沒耗子?白大是耗子精能管一村的耗子?剛剛還有只死老鼠被麻頭叼走了呢……喲麻頭掛了呀……可憐喲……呃,不好意思,你們的法律不會怪到老子頭上吧?”

“阿音叫我們用無患子皂角水,誒,老娘就喜歡用洗衣粉洗衣服,這都多少年的老習慣了咋就改不過來呢……鄉下人家手笨,一件衣服一不留神用去一袋洗衣粉,天幸洗衣粉便宜,就這樣用還比用天然皂省不少呢!”

“唉,誰叫我家男人沒本事呢?明明一百萬的房子被折成了五十萬,以後都用不起天然的東西嘍,還是化工產品省錢喲……”

“阿音我們也不能拖累你們的那啥幾把大事業,要不你把我家從那啥環能系統裏摘出來,我們自力更生挖條溝,還跟以前一樣往五溪河裏排好不?”

“哼!多少輩兒的人情義理不念,要跟老娘老子講協議講法律,老娘老子們就先教教你們怎麽做人!”

“……然後呢,以前可愛的鄉親,就變成了所謂的‘刁民’;然後我們兩年來的努力,就沒了……其實從我們走到鄉親們對立面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徹底失敗了……”

“所以,有些事情咋一看不可理喻,其實分析後恰恰才是合情合理的,只不過很多時候人的思路,被冷冰冰的法則導入了死胡同而已……”

“所以我們還是以交付日那天的評估價入股吧,讓這青萍消失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