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A級難度點(第2/3頁)

“攀巖被稱為‘崖壁上的芭蕾’,主要是腿功,上升時一定要由腳發力,不能為快手拉腳蹬。手主要用作保持平衡和把身體拉向巖壁,以及一些特殊難度時使用。動作不要求太快,但是要連慣。”

“大家注意,又是教科書般的操作,我們甚至能從阿音的上升動作中讀出音樂節奏來……連貫,連貫,停頓!連貫,連貫,停頓!怎麽樣?這阿音真的是在跳舞啊!”

“哈哈哈,我大蜀州的奇才啊……”

“等等老哈,剛剛我們查過,這三位可都沒在你蜀州攀巖協會裏邊……”

“什麽可能?!”

“哈哈哈,不信自己查,我繼續解說了啊……小姑娘對自己的身高臂長、擡腿高度、手指力量那是相當的了解,她是三人中第一個拋掉預設路徑和動作自己研究上升線路的,聰明!”

……

李君閣已經有點喘氣了,現在已經上到三分之一,也就是離崖底百多米的地方。

這裏有一個稍微寬大的支撐點,他正在這裏休息,腦子裏瘋狂地轉著念頭。

為什麽,為什麽按照預設動作和路徑,這麽難?明明有些地方可以多花點時間繞一兩下就能上的,老範跟老康要搞成這樣的花樣?

擡頭看著上方一個凸起的石頭,老範設計的動作是從側邊上去,不過需要將身子貼著崖壁打平,拿腳去夠凸起旁邊一側的一個支點,然後左手推動重心,和右腳一起支撐身體,右手摸上凸起上一處支點,再收回右腳蹬壁提升。

可問題是,自己即使右腳夠到了那個點,也根本沒法再發力了,身高不夠!

不管了,李君閣輪換著伸手進鎂粉袋,拿手抓了抓又在自己膝蓋上拍了拍,這第一個A級難度,自己搞!

凸出的石頭正面是什麽模樣,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李君閣開始回憶地圖。

李君閣有個愛好,喜歡將自然形成的東西在腦海中聯想成一幅人為的繪畫或者雕塑。

比如一攤水漬,在他的眼裏可能是一片樹葉,一個燙著奇怪發型的胖女人,一條頭尾相連的魚。

A點這塊石頭,有點像ET外星人的扁腦袋,不過兩個眼睛一上一下。

打定主意,李君閣開始將兩手插進ET腦袋和脖子連接處的石縫裏,四指指肚摳住石縫底部,指關節頂緊石縫上壁。

然後開始擡腿,一步,兩步,就像在墻上行走,腳尖一點點向雙手靠近,最後像一個猴子一般倒掛ET的下巴上。

……

“各位網友,攀巖協會的同好們,現在正在直播和轉播的是蜀州省盤鰲鄉李家溝的一場攀巖活動,三個正在攀巖的人,從左到右分別是李家溝的村民李君閣,因為承包了李家溝,被大家稱為溝主。”

“中間那位是當地跑山匠,就是我們常說的獵人,何長生,大家一般稱呼他獵戶叔。”

“還有一位是苗族姑娘,李家溝的大學生村官,阿音。”

“他們今天挑戰的是李家溝後面碧峰山上的那片懸崖,稱為懸天崖。”

“他們分別選擇了C線,B線,和D線,現在溝主正在沖擊C線上第一處A級難度的支點!”

“攀巖活動在我國才剛剛興起,我不知道李家溝懸天崖的的難度是多少,不過從目測來看,這個崖壁在我們論壇評級中,妥妥的S級,優勝美地難度系數起碼5.12c以上!”

“跟大家解釋下這個優勝美地難度系數,英文簡稱YDS。簡單理解的話,小數點前的1到4,大家可以理解為從緩坡到容易找到支撐點的陡坡,從5開始,就進入技術攀巖的等級了,這是攀巖這項運動的正式起點,需要專業人士才能完成。”

“以前這個系統是封閉的,從5.0到5.9,後者被認為是人類所能企及的難度極限。不過後來的攀登者不斷突破這個極限,數字便也跟著一路上漲,YDS也成為一個開放系統。當這個數字漲到10時,開始在後面跟字母,分別是abcd,越往後代表線路越難。比5.10d更難便用下一個數字表示,5.11a。”

“老虎,這條線路以歐美人的身高從預設線路上去,定為5.12c是合理的,但是我們亞洲人,在同樣的地方使用同樣動作,難度就加大了,因此定為我們俱樂部內部的s級也沒錯。”

“閑話轉回,溝主他動了!他開始沖刺第一個A級難度!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規動作,他拋棄了符合歐美人體格的預設動作,準備采用自己的方式征服這個A點!”

“他將自己倒掛了起來,天啦,現在他的體重全在他的八根手指上,他松開了左手!他是試圖去抓那塊突出巖石底部的那條裂縫!正面剛!”

“他開始輕微蹬腿了,一,二,三!起身,探手,成功了!接下來的動作會非常驚險,松右手整個身體就會蕩出來!松手了!左手單手懸掛!溝主現在整個人全靠左手四指的力量,懸空單手掛在了突起巖石下沿!下方就是百多米的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