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最佳攝影(第2/3頁)

台下又開始起哄哄笑。

小何走過來,硬著頭皮將話筒遞到麻頭嘴巴下面:“呃,麻頭……”

麻頭“噗”地啄了話筒一嘴。

小何嚇得趕緊收手,台下又是一片笑聲。

小何說道:“呃,我還是問這位吧,請問,你是麻頭的馴養人嗎?”

李君閣說道:“其實,我覺得稱為監護人更恰當。”

小何樂了:“我想問問你是怎麽教會它拍戲的?”

李君閣對著舞台下,表情嚴肅地說道:“首先我要聲明的是,麻頭是一只遊隼,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任何私自捕獵都是違法行為。”

“早在遇到麻頭之前,我們集團就向省政府申請過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因此收養麻頭的行為是合法的,當時也只有我們有能力能照顧好它。”

“我們集團,一直將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當做我們的職業。除了鳥類,這些年來我們已經繁育成功了四種長江特有魚類,竹鼠,林麝;以及珍稀蘭科植物野蘭和石斛,蕨類植物桫欏,蜀州種金花茶。這些物種,我們每年都要完成向大自然的放歸和移栽,從來沒有停止過。”

“明年我們還將繁育兩種長江特有魚類,以及獨水溪野生甲魚,實現甲魚的遷地恢復,還原我們李家溝最大一條溪流,盤鰲溪的生態。”

“到目前為止,我們李家溝人投入到環保和物種保護當中的資金,已經高達三千多萬元。和西南農業大學,德國漢堡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建立起了相關的學科聯系和專項研究項目。”

“我們李家溝集團,和山水基金一起成立了李家溝專項保育子基金,籌集了三千萬元專門用於李家溝的環境和物種保護工作。”

“大家現在熟知的,由德國企業奧迪集團,德萊恩集團,梅希安霍克集團,中國長江水產研究所,李家溝集團,幾方聯合實施的名為‘孩子的夢想’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計劃,就是我和阿音去德國訪問時倡議促成的。目前李家溝有十頭江豚,已經有一頭成功懷孕。”

“截至目前,到過我們李家溝的環保志願者,參與過我們保護工作的志願者,已經高達五千六百多人次,我們的工作,他們可以作證,都是實實在在落到實處的。”

“我們李家溝人,世世代代立足李家溝,保護當地環境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歡迎大家訪問我們網站,看看我們都做過哪些工作再加以判斷,也希望大家提出指導意見和批評。”

台上台下先是鴉雀無聲,然後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和掌聲。

小沙都傻了:“呃,你叫什麽名字?”

李君閣說道:“我叫李君閣,我是李家溝村的村民,大學返鄉後開了一個小公司。”

小沙趕緊打斷:“我其實想問,你剛剛噼裏啪啦那一大堆,跟電視節有關系嗎?”

李君閣抹了一下腦門:“我怕網絡輿論和媒體誤會和曲解,認為我們非法捕獵野生動物,這個必須解釋清楚。”

“其實我們李家溝本來不是遊隼的遷徙途徑地,因此麻頭是作為一只迷鳥來我們李家溝的,這恰恰說明了各地候鳥遷徙環境的惡化,一些候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改變遷徙路線。”

“鷹類的最大威脅來自人類播撒的化肥和農藥,這些東西在鷹類捕食的獵物體內積累,最後傳遞到食物鏈頂端,導致鷹類蛋殼薄脆,胚胎畸形……”

小何說道:“停,你是生物學家?”

李君閣說道:“不是,不過我們李家溝有山水基金保護站,唯唯是那裏的站長,她是鷹類研究專家。”

“然後李家溝還有長江水產研究所前哨基地,江豚遷地保護試點基地,長江水產研究所野生魚類繁育中心。我跟著他們學得多了,好歹知道一些。”

小沙對小何說道:“君閣這顧慮是正確的,這個真得解釋清楚,否則私自捕獵國家保護動物,的確是違法行為。”

李君閣說道:“對對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不過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必須持有各類相關證件。”

小沙說道:“觀眾朋友們,歡迎收看《本日說法》……”

台下一片哄笑。

小何說道:“喂喂!小沙你串台了!既然麻頭沒問題,我們還是回到正軌上來吧,你們怎麽想起用麻頭參與拍攝工作的?”

李君閣笑道:“這其實是唯唯的一項鷹類研究工作,然後正好蜀都冠海信息技術公司研發出了一套軌跡模擬技術,我們李家溝能提供拍攝環境和麻頭,三方結合,創造了讓麻頭拍攝的可能。”

小何說道:“那你能給我們展示一下嗎?”

小準開心地交給阿音一個手提箱,阿音拎著上台來,打開正是麻頭平日裏拍攝用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