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開鐮(第2/2頁)

得,每年大蒸籠這一嗆是跑不掉的,李君閣今年總算是學了個乖,先往大鍋裏加了幾大瓢涼水,握著蒸籠把子:“起鍋!開鐮嘍——呼呼呼……”

好吧鍋太大涼水還是沒加夠。

然後就是發粑粑環節,除了鄉親們,還有過來圍觀的早起遊客也得了個意外之喜。

豬兒粑吧就著大骨冬瓜湯,一邊吃著一邊聊今年的收成正開心,一群穿著攝影馬甲的大叔們過來了:“怎麽回事兒?你們這是要割稻子了?”

李君閣很熱情:“你們是來拍攝朱鹮的吧?那不巧了,今天我們開鐮割稻子,怕是拍不成了,來來來上門是客,我們先吃粑粑。”

為首那人說道:“我是蠻州攝影協會的老堯,這次是帶著幾位外省的攝友來拍梯田的,哎喲你們怎麽就開鐮了呢?這可太不巧了!”

李君閣納悶道:“梯田有什麽好拍的?”

堯會長頓足道:“當然有拍的啊!元陽梯田很出名的啊!拍出來效果也非常好!而且各地梯田都是金黃色,而我們李家溝的梯田現在是紫紅色,這就更有特色了……”

李君閣說道:“別急別急,嗯,我給你叫個人……妮媽媽,妮媽媽!”

妮媽媽正在和老媽等人給大家分粑粑,聞言擡頭道:“噯!皮娃什麽事?”

李君閣說道:“這些是蠻州攝影協會的同志,想要拍攝梯田,可你看我們山下都要開鐮了,要不你帶他們去一趟苗寨?”

妮媽媽說道:“那我叫一個人帶這幾位同志上去吧,我們山上的稻子還有兩周才收割,夠你們拍的。”

堯會長頓時大喜,笑道:“還真是十裏不同天啊,我還怕沒法跟遠道而來的朋友們交代呢,這下可太好了!”

說完看著蒸籠:“喲這是豬兒粑吧?那不著急了,夾川豬兒粑可是一絕,這回來得巧,就是這個頭可比縣城裏邊大多了……”

李君閣笑道:“那必須的啊,他們吃了上班,我們吃了下田,個頭不大些怎麽行,走過路過沒有放過,來來來,我給你們夾……”

一位說普通話的中年男子一邊托著柑橘葉子品嘗豬兒粑一邊問:“這味道可真不錯!對了那邊怎麽這麽多老外年輕人?”

李君閣笑道:“那是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學生,這塊田是哥大責任田,他們開墾他們收獲,體驗我華夏的農耕文明,到今年是第三年了。”

中年男子說道:“自己不珍惜,別人家拿著當寶,這事情,唉……”

李君閣說道:“明年開始我們李家溝自己的學校就建成了,我們也要開設農耕課的。”

那中年男子不由得點頭:“好,的確應該提倡,你們李家溝的宣傳報道我看過幾篇轉載,很是生動有趣,和尋常的新聞報道套路不一樣。”

堯會長給李君閣介紹:“老吳是今中網副主編。”

老吳擺擺手笑道:“今天就是來李家溝采風的,沒想過工作。不過你們看哥大學生種試驗田這事情,不就是很好的題材嗎?”

“現在的小年輕啊,坐辦公室裏邊就想得新聞,跑娛樂版就興奮,跑生活板就嘆氣。那俏皮話怎麽說的來著?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哼!一會你們先走,我拍點素材寫篇報道,一會兒發給他們瞧瞧!”

大學生們都是穿的泳裝,好些女孩子直接是比基尼,最多外邊套一個撩到胸口紮一個結的大T恤,人群裏不少大長腿讓攝影愛好者們都不想走了:“不用不用,我們一起拍完再上去不遲。”

李君閣也沒時間管他們了,挑了把鐮刀,指揮著大學生們開鐮。

二十多個人分工合作,一隊收割,一隊脫粒,一隊裝袋。配合得比去年那一幫子好得多。

李君閣一邊撅著屁股割稻子,一邊和身邊的粽粑聊天:“今年大家動作還可以啊!”

粽粑吹噓道:“那是,我們在哥大搞了個技能比賽,能來的都是技能合格的選手。”

李君閣笑道:“別一誇你胖就喘上了,你沒見著鄉親們都笑成啥樣了?趕緊的,上午收完下午還得抓魚,早點把網安上,爭取傍晚前先收一波鳥。”

兩人手裏不停嘴裏也不停,芋頭在一邊說道:“二皮,你說我們也在李家溝建幾棟房子怎麽樣?”

李君閣笑道:“可美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