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實驗(第2/2頁)

張老師問道:“那林主任你覺得我們能夠重現出當天的奇景嗎?”

林昭看了看張老師,又轉向鏡頭:“如果不能重現,只能說明我們對青瑉石的了解還不夠深刻,某些觸發條件還沒有考慮進來。”

“我不是地質學家,對石頭不了解,不過我絕不相信那些迷信的說法。”

“我們李家溝集團能夠走到今天,不是靠的什麽點石成金的神跡。靠的是我們大家講究科學,刻苦專研,齊心合力,努力拼搏。”

這話說得在一邊觀看的李君閣心跳猛然加速,腦門子上汗都下來了。

好好地做實驗就做實驗,林昭你沒事突然扯金手指幹嗎?人嚇人嚇死人的曉得不?!

……

時針漸漸指向了八點一刻,大家的心情都緊張了起來。

青瑉石大缸的表面,似乎沒有發生什麽變化。

終於,時針跳到了八點十六的數字。

張老師臉上出現了一絲沮喪的神色,實驗失敗了。

就在這時,顯示器儀表上,幾個數字突然變成了紅色。

林昭興奮地一揮拳頭:“成功了!”

張老師一臉懵逼,又轉頭看了看毫無動靜的青瑉石:“這……算成功了?”

林昭快速地那鼠標調出一個紅色的指標:“看,空氣中的濕度監測線,突然出現了一個上跳!”

接著又指著一個數據:“這時安放在魚缸底側的探測器,是離魚缸最近的一個探頭,看這數據,張老師你發現什麽沒有?”

張老師繼續懵逼:“額,這個數值高,那個數值低,這說明什麽?”

林昭哈哈大笑:“這說明,空氣中濕度變化,是來自水缸本身!是青瑉石的水缸,造成了這種變化!它在向外釋放水分子!”

張老師問道:“可為什麽水缸沒一點變化呢?”

林昭說道:“那是因為人眼的觀察能力,遠比不上儀器!現在數值還在上升,相信很快就能達到肉眼可以觀察的程度!”

張老師立馬興奮起來了:“真的?”

林昭那手指點著屏幕:“相比我的眼睛,我更加相信它們!我們的設備,我們的技術!”

屏幕上的數值還在繼續飆升,很快,兩口魚缸浮雕上荷葉的邊緣,水紋,石隙,草叢,瓜葉的邊緣裏,開始出現隱約可見的水霧。

兩位攝影師都激動壞了,青雲直上的奇景,真的出現在了鏡頭裏邊。

再接下來,已經不用林昭賣定心丸了,張老師憑著自己的眼睛,已經可以看見魚缸上淺浮雕的勾縫,逐漸被白氣填實,就好像有人用一支無形的白色的筆,在青綠的大缸上,沿著淺浮雕的輪廓和大經絡勾線,畫出了一幅白描的圖畫。

白線雖淡,不如翠雲峰雲山霧罩瑰麗奇幻,但是這素筆輕描的視覺效果,絕對讓所有人震撼莫名!

漸漸的,白霧越來越濃,勾縫再也留不住它們,便一絲絲溢出了勾縫,順著缸體升到了有機玻璃框子的上方。

上方有一層淺白色的透氣薄膜,裏面是濕度控制風扇,玻璃框中最上層空氣濕度到達臨界值的時候,風扇轉動起來。

白霧在蒲草,睡蓮間輕轉,然後消失,結合水缸裏星光璀璨的鬥魚,構成了一方水氣氤氳的池塘,一個濃縮版的仙境。

張老師把臉貼近,迷醉地看著玻璃框裏的奇景:“太美了……”

水缸的表面,逐漸凝成一層薄薄的水汽,整個大缸變得更加的光潤,散發出寶石一般的光彩。

浮雕的螽斯的細須上,竟然開始凝結起一串細如針眼的水珠。

接著南瓜的藤蔓尖,葉子尖,蒲草尖,也開始有水珠出現,在青瑉石反射的燈光下,猶如一點點碧綠通透的翡翠。

林昭“哎喲”了一聲:“濕度過大了……”

張老師一擺手:“別別!要的就是這效果!”

直到過了半個多小時,各個角度都拍到了,張老師才對著鏡頭總結發言:“‘青雲直上’被我們完美地重現出來,和翠雲峰比較,我們又發現了青瑉石的另一種美。”

“它先是被藝術賦予了生命,然後這奇特的現象又使它的生命更加鮮活,也讓藝術家的技藝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