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種水藻(第2/2頁)

一年下來,林麝又多了幾十頭,這次釋放的有二十只,一半是李家溝自己繁育出來的。

去年的放歸的那些,除了兩只運氣不太好被紅毛狗群打了牙祭之外,其余的都生活得不錯,而且也開始了繁殖。

看著消失在林間的二十只成年麝,李君閣開心不已:“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李家溝就能見到這樣的景象了……”

曾總都急壞了:“那你有嘉賓,趕緊鼓瑟吹笙啊?皮娃別在這裏酸了,快帶我看葛仙米基地去啊……”

李君閣笑道:“老曾文學水平不錯啊?要吹笙那還不簡單,要不我們再上苗寨?蘆笙舞你看過沒?”

曾總實在拿他沒辦法,只能催促道:“哎呀老弟別逗悶子了,走走走正事兒要緊!”

兩人回到忘憂谷,林昭吳志秋何苗已經在這裏等著了。

一進大棚就感覺溫度比外邊高了不少,整個養殖場就像是一個通透的水晶世界。

李君閣瞪大了眼睛都看不見有機玻璃管子裏邊有東西,不由得問林昭:“呃……你說葛仙米在哪裏?”

林昭說道:“你沒發現水是淡綠的?擬球狀念珠藻還沒有發育聚集形成膠鞘,這些淡綠色就是微小藻體構成的顏色。”

李君閣看著整個生產基地,這裏就如同擺著一排排太陽能熱水器的吸熱板,不過都是透明的,棚頂還有巨大的遮陽板和反光板。

林昭領著兩人進了棚底的監控室,這裏還是調配營養液以及供水的廠房。

電腦上還有流量,水質成分,以及二氧化碳和水氧濃度等監控參數。

林昭介紹到:“從蛤蟆洞過來的礦泉水,經過過濾之後,會在這裏加入消毒沼液和營養鹽,之後灌注到外邊那些管子裏,促使裏邊的藻體生長。”

“管子裏邊有特殊的附著線,方便念珠藻機體變化時附著。”

“自然養殖的話,從十一月到次年二月為一期。我們有五個廠房,一個廠房預計一次生產鮮葛仙米二十噸,脫水率百分之九十的幹品兩噸,由於我們可以調控水溫,因此一年可以出產四季,最終年產葛仙米成品四十噸左右。”

李君閣說道:“呵呵,和我們的梯田畝產千斤比起來,也沒多少嘛……”

曾總先看不下去了:“老弟你在開玩笑呢?現在葛仙米市場價兩千四百元一公斤!光當原材料這就是九千六百萬的產值!關鍵是投出產出比!你們花了多少成本?忽略一次性投資,以後每年就是買點營養鹽而已!”

這麽一說李君閣就明白了,上億元的原材料,在曾總手裏會變成多少錢,呵呵呵,看看天麻膠囊就知道了。

林昭終於笑了:“我說是大產業二皮還沒有當回事,這項目我李家溝得天獨厚哪裏都沒法比。”

“我們有最好的富硒礦泉,經過環能工程可以保證加熱,有最好的擬球狀念珠藻種苗,加上這裏本來又是它的道地,地理條件最適合。”

“再加上我們最先進的培養設備,管理手段,我們的葛仙米,那是全程無菌培養,直接達到藥品級。就跟我們的零抗獅子頭一樣,一步便領先國內同業水平!”

“而且今年只是初步嘗試,如果成功,擴大廠房那還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曾總連連點頭:“對呀對呀,老弟這個我們必須合作一把,在李家溝……不,盤鰲鄉那邊投資一個生物膠囊廠。”

“除了自家用,還能往外賣膠囊粉和膠囊殼,老哥敢跟你拍著胸脯打包票,利潤絕對不會比天麻膠囊差!”

李君閣笑道:“好吧,我這裏沒有意見,具體的商務問題,你找厚娃和凡梅嫂子商議。”

“我現在就是個編外農業生產部長,外加文化官括符次席,這上面得靠他們和董事會定奪。”

“不過這事情如果能確定下來,設備我建議采購BM集團的,海哥他們的產品質量還是靠得住。我們要做,就做到國際領先水平,才對得起昭娃的這番苦心。”

曾總樂得見眉不見眼:“誒誒,那把凡梅和良厚叫到一處吃個飯?我請,先通個氣!等面對董事會的老人家們也好交流。”

李君閣哈哈大笑:“想不到我們山溝溝裏邊,也會有大佬來搞遊說路演的一天啊!不過到了李家溝輪不到你來請客,一會我給他們兩人打電話,你和昭娃吳老師我們一起去久長居,那邊我已經安排好了。”

曾總更開心了:“久長居啊……說起來還真沒享受過正兒八經的國宴,大會堂的冷餐倒是見識過兩次,不過那就是擺個樣子。這可是生受皮娃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