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後記(第2/10頁)

“人們在富裕起來後,沒有貪圖享樂,而是繼續提升自己精神修養。他們對此感覺不可思議,將這種現象命名為‘李家溝現象’。”

“其實這是因為,李家溝人富裕起來之後,心態反而更加謙卑,更加具備社會責任心,更加注重個人修養,操守和品行。這也是‘仁者愛人’這一思路的延伸和遺惠。”

“他們已經成長為了新的‘仁者’,在走向富裕,獲得能夠幫助別人的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用平等甚至謙卑的心態去幫助別人。”

……

十年後。

李家溝集團經過十年生聚,基礎事業從旅遊,農業擴展到生物制藥,環保,食品加工,高分子化學,信息工程……

外圍產業則擴展到花卉種植,網絡銷售,物流,服裝,高端工藝品,房地產……

哥倫比亞大學,被夾川人戲稱為“李家溝子弟校就業前培訓中心”。

第一批子弟校畢業生,李雨多進入了信息學系;王美嫻進了經管學院;李雨松,物理系;敬子倫,新聞學院;馬翠如,統計系;王曉松,政治學院。

當然也不是全入了哥大,比如王曉柏,就去了伯林根大學,學習農業管理。

還比如王小剛和李蕓秋,跑去法國進修藍帶廚師去了。

李雨新更是直接跳過中學和大學本科,以十三歲的低齡,成為慕尼黑大學生物系最年輕的研究生。

這選擇讓李君閣莫名其妙,四爺爺和老伯,教出來的不是歷史專業,古代漢語,亦或者中國傳統哲學,細菌生物基因工程是什麽鬼?!

十五年後,李家溝董事會失望地發現,娃子們沒有一個願意回李家溝繼承家業……

十六年後,著名青年探險家阿瑟·馮·海因裏希,完成了單人太陽能空天飛行器環球飛行十圈的壯舉。

飛行器由哥倫比亞大學李家兄弟領導的天體物理小組和BM集團聯合建造,飛行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由大型客機運送到一萬米高空,然後由火箭推送到預定高度,最後通過太陽能完成繞地飛行。

李家兄弟,物理新銳李雨松,信息學家李雨多。

同年,王美嫻在歐洲資本市場掀起腥風血雨,對自己的老師和長輩舉起了屠刀。

依達在並購同業的時候,不小心留下了一個漏洞,被敏銳的王美嫻抓住機會,利用李家溝集團的財政疏漏,轉移出了三百億準備金,在資本市場上通過杠杆放大到三千五百億,殺入只差最後一根稻草的亂局,直接將梅希安霍克集團連同其並購的同業將死!

最後三方達成妥協,同業依然被並購,梅希安·霍克集團資產規模擴大六百億美元,王美嫻成為梅希安·霍克集團的重要股東,入局董事會,同時占股百分之二十七!

這讓王美嫻理論擁有了五百四十多億美元的資產,同時她還摟草打兔子,在股價波動中從二級市場攫取到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財富!

梅西安·霍克集團相當於為他人做嫁衣裳,而王美嫻,一舉成為亞洲女首富!

之後將原始資本偷偷轉回李家溝集團賬戶,十五天之後才被凡梅嫂子發現!

因為多了五十億利息!

世紀級超大規模並購案催生女首富!還是王美嫻!李君閣知曉後大驚失色。

將王美嫻召回來,問清楚來龍去脈後,不管聽懂沒聽懂先一通吼,然後動用了自己之後幾十年沒用過的宗法,跪祠堂!

接著趕緊打電話給依達道歉。

依達那邊反應卻非常奇怪,只輕輕地說了一句:“在商言商而已,跪完祠堂就讓美嫻過來吧,她現在已經是我們集團的重要股東了。二皮,這件事情沒有輸家,西方詭譎壯闊的資本市場,其實更適合她的發展。”

亞瑟也替王美嫻說好話:“保保,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你饒了她吧,美嫻她的確需要更大的舞台,才不覺拘束。”

按照誰受益誰就是陰謀家的理論,李君閣總覺得這裏邊有貓膩,而且貓膩還不小,不過以他可憐的金融知識,完全看不出來貓膩究竟在哪裏。

還是同一年,阿拉伯世界,崛起了一名年輕學者。

阿裏木·拉赫曼,被譽為當代最了解世界思潮的哲學家。

自幼的學養,加上天資聰穎,熱愛學習,使他最終成長為東方思想體系,西方思想體系,阿拉伯思想體系的集大成者。

這也使他成為思想成熟的政治家,在他的智慧斡旋下,對外讓阿拉伯世界重歸平靜,在東西方世界形象提升;對內則銳意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廣納人才,大舉進軍高端醫藥研究,生物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產業和環保新技術產業。

這也給他帶來了極高的政治聲望和社會影響力,“我們謙卑的少年智者”,是阿拉伯人對阿裏木的稱呼,在中東即便是一個放羊的牧童,也掛著藏有他頭像的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