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教授認栽(第2/3頁)

眾位教授聞言,明知道這是赤裸裸“挑釁”,可你就沒辦法,因為大家實在找不到什麽聽上去合情合理的質疑,這時候再說什麽都有“狡辯”的味道了。

崔院長道:“這個就到此為止了,你還有其他要補充的麽?”

李凡燦燦一笑:“有。諸位老師,我接下來還有13個疑問,還請諸位教授予以賜教,不勝涕零。”

13個疑問?

聽到“13”這個量詞,幾位教授頓時腦袋“嗡”地一聲,什麽時候又多出來13個了?

本來李凡《偽書考據精要》中,他依照考據學的治學原則而羅列出了10點論據,這些諸位教授已經反復讀過多遍了,諳熟於心,可他們卻沒有讀過今日淩晨剛剛發表在《國學時代》上面的《《後出師表》考據研究》一文,該文可是新增了14條論據。

這完全是要打諸位教授一個措手不及啊,誰曾想到你還帶有後續招數?

就在教授們略一錯愕之際,李凡已經開口了:

“《前出師表》謂後主‘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今此表以劉繇王朗為喻,案劉繇名為刺史,所據不過一二郡,王朗則一太守耳,以繇為喻,真所謂引喻失義矣!

學生願與諸位老師對此共同探討。”

……

李凡:“此表橫插入‘劉繇王朗各據州郡’以下一段韻語,頗覺不倫。

諸位老師覺得呢?”

……

李凡:“‘後表中,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又始曰‘偏安’,繼曰‘偏全’,始曰‘逆見’,繼曰‘逆睹’,殊覺遣詞之窘,不類武侯手筆。

老師們對此有什麽看法呢?”

……

室內旁征博引,爭論不休,而室外,一眾同學全都圍著窗口往裏面張望著。

裏面的聲音隱隱約約的,有時候密集熱烈,有時候變成了“單人嘚吧嘚”時間,還有時候,室內突然一片沉寂。

透過門上這個小小的窗口,但見坐在椅子上那個略顯消瘦的背影非常挺拔,英姿勃發,窗外的陽光透過薄薄的窗幔灑在他的身上,頓覺更加帥氣了。

砰!

門開。

一位學長走了出來,將門關上後,對大家下驅逐令:“都別圍在這兒,看什麽閑熱鬧,保持肅靜。”

楊碩問道:“學長,裏面什麽情況啊?”

“嗯,懸了,你們都往後退。”

一句“懸了”弄得大家的心都提了起來。

此時顧亞婷剛完成答辯,她才走到文學班這兒就聽到了這個“噩耗”,不覺心跳驟然加速,心道:怎麽會懸呢,那可是李凡啊,以他的實力一點問題都不會有的啊。

他們哪知道這位學長“懸了”的意思是指教授們懸了。

這位學長今天算是漲見識了,什麽叫做口吐蓮花?什麽叫做舌戰群儒?不明白的話,請推門進去看看,看看一個高中生是如何應對這一幫老頭子的。

這位學長也想不明白,那小子腦袋裏究竟裝了多少東西,而且,他還反應極快,對答如流。誒,京大向來人傑地靈,天才輩出啊。本來他認為自己在京大裏也算一號,現在想想,還是算了。

李凡的答辯時間足足過去了1個小時,此時已經中午11點多了,大家都在為李凡提心吊膽著,著實捏了一大把汗。

就在大家憂心忡忡的時候,答辯室的門開了,李凡一臉輕松地走了出來。

“李凡,一個小時啊,你終於出來了。”

“怎麽樣,沒問題吧?那個‘待定’究竟是什麽情況?”

……

李凡笑笑,道:“午休了,你們先去吃飯,下午2點開始答辯。”

李凡說完這話,再次轉身邁進了答辯室的門。

同學們見狀一陣驚呼,暈倒一片。

“不會還沒完吧,怎麽沒完沒了的呢?”

“哥們兒你這是答辯呢還是開座談會啊?”

顧亞婷也急切地對李凡道:“誒,沒事兒吧?”

李凡回頭微露笑意,搖了搖頭後,關上了答辯室的門。

這搖頭究竟是“不知道”的意思還是“沒事兒”的意思?顧亞婷拿不準了。

於是,眾位同學紛紛去吃飯的時候,她便一個人倚在窗台旁並不時地向室內瞥上一眼,也忘了自己早已饑腸轆轆了。

……

又過半個小時,室內的答辯終於要畫上終止符了。

李凡道:“這就是我以上新增的14個論據,諸位老師還有什麽要指正的麽,學生不勝感激。”

八位教授癟癟嘴,心想指正什麽指正?你這一張嘴啊,絕對是武侯再世!我們八個坐在一起都沒掰扯過你,你幹脆別學什麽國學了,去做外交吧!祖國的外交事業需要你啊!

崔院長道:“如果《後出師表》是偽作的話,那基本上作者應該是張儼了,畢竟《後出師表》就是出自於張儼的《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