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雨人現身(第2/3頁)

三說:八卦等同於‘扒褂’。即扒下對方的衣服,讓對方曝光。

……

八說:‘八卦’的稱號由來是早年香江黃色書刊發行時,在封面上刊登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因受制於法律和社會道德,不得不在重點部位加貼‘八卦圖’,一個個小八卦圖就起到類似馬賽克的效果。這類報道明星私生活內容的雜志也由此得名,‘八卦’慢慢成為了窺人隱私,傳播流言之意。”

瀟瀟眯著眼睛盯著李凡細看,心道李老師就是李老師啊,怎麽什麽都知道?這簡直比百科全書都百科全書啊。

瀟瀟劍走偏鋒,見休息室內沒人,她壓低聲音道:“我考你一個偏門的,那你再說說為什麽把女人那事兒叫‘大姨媽’?”

噗!

李凡直接笑噴了,這都哪跟哪啊!

瀟瀟瞬間面色緋紅,她又看了看門口,見沒有外人才放下心來,她發誓自己就是隨口一問,想著難為一下李凡,沒想到問出了一個有味道的問題。

李凡笑道:“著名詩人!京大講師!你也這麽重口味啊?”

瀟瀟這個後悔啊,但話既然問出來了,那就得打腫臉充胖子了,“李凡,你可以不知道,也可以不回答,但是這是一個健康的話題,你不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就比如說某條新聞吧,說一個男士為女友買衛生巾,被某女士臭罵變態,你怎麽看?”

“這很正常嘛,你要有需要的話,我現在下樓就去給你買,其實心裏健康的人,會認為這個和流鼻血沒什麽區別,全球一半人的生理現象嘛!”

流鼻血?

這都什麽比喻啊。

瀟瀟深深地嘆了口氣,心想李凡這小子啊,有時候說話能讓你哭笑不得的。

李凡往門外掃了一眼,確定沒外人後,就準備開始普及知識了:

“我一並給你說了吧,首先,‘大姨媽’又叫‘例假’,為什麽叫例假呢,這個是華國成立後的叫法。

說建國之後男女平等,都要參加工作勞動,但是女性朋友自身的構造原因,來事兒的時候常常疼的受不了,組織便發布條款:‘照例準假,工資照發’,後來‘照例準假’就簡稱為‘例假’。”

瀟瀟點了點頭,問道:“那‘大姨媽’呢?”

“你很好學嘛,”李凡笑笑,繼續道:“作為女人竟然不知道為什麽把月事叫大姨媽,我都替你臉紅。我給你解釋一下。”

瀟瀟反擊道:“我們女人都不知道的事兒,你竟然知道,也不知道誰更該臉紅!”

“我……誒,這個,那我什麽都不知道。”

瀟瀟連忙賠上笑臉:“別啊,李老師,請繼續。”

李凡清了清嗓子,坐直身體,一本正經地道:“說有一天,一小女孩第一次來月事。她往下看了一眼,遂納悶地說:‘咦?’,然後緊張地大聲叫‘媽!!’,久而久之越傳越廣,‘大姨媽’由此而來。”

瀟瀟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李凡笑道:“當然不是了,逗你呢。其實吧,這個說法太多了,都不靠譜。有人說‘大姨媽’代指月事是起源於漢代。

說漢代有個叫佳兒的姑娘,從小父母雙亡,於是跟著大姨媽生活。她喜歡上了一個姓李的書生,兩個人經常偷偷約會,在家裏每次剛要親熱一下的時候,經常聽到大姨媽回家的腳步聲,於是每次這姑娘都會說:‘大姨媽來了,你快躲起來!’

後來兩個人結婚了,大喜之夜,不湊巧,這姑娘例假來了,但出於含蓄,姑娘只好說:‘不方面,大姨媽來了。’於是,這句話就慢慢流傳開了。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瀟瀟就坐在一旁認真地聽著,身子不自覺地傾向了李凡一側。

好吧,又一個文靜優雅的姑娘被李凡成功帶跑偏了。

咯吱,門開。

店長攜工作人員走進室內,問道:“喲,兩位老師聊什麽呢,這麽投入。”

瀟瀟面頰微紅,李凡則很淡定,笑道:“這不嘛,我對瀟瀟姐說啊,簽售會本可以不用這麽耗費時間的,直接學其他明星,弄個印章,直接往書上摁章就OK了。”

店長要安排兩位“老師”去吃飯,“李老師”有事在身,推脫了,瀟瀟老師有事求教,也沒時間。

瀟瀟要“求教”的則是現代詩歌創作的“指導意見”,這個求教對象自然是眼前的“李老師”了,只不過瀟瀟換了一種說法,叫做互相探討。

兩個人回到賓館後,湊在一起徹夜長談,從古代詩詞談到外國詩歌,再談回國內現當代詩歌現狀。

李凡坐在沙發上道:“國內的詩歌創作難度比較大,既要從古詩詞中借鑒,又要擺脫束縛,難度非常大,又需要汲取外國詩歌創作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和咱們本土文化相融合,這個真正做的好的詩人基本沒有。華國詩人不少,但真的對得起詩人這個稱號的,沒有幾個。想要流傳千古的,近一百年內不出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