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電台邀約(第2/4頁)

……

找地停好車後,眾人擡頭看向了這個紅磚綠瓦的小二樓,但見門樓上面一塊橫匾,上寫三個大字:見雲幹!

因為幾十年風雨的侵襲,“觀雲軒”這三個字已經不怎麽完整了,基本上只剩下了“見雲幹”三個字,丟失的偏旁略略留下曾經陪侍左右的痕跡。

現在距離演出開始還有10分鐘的時間,不過門前並無客人,蕭條得很。

“是不是今天不演出啊?”

“要不進去問問?”

眾人走進觀雲軒,來到了售票處,首先便看到了一個60多歲的售票員,他此時正瞪著驚奇的眼睛看著這一行八九個人。

顧亞婷拿出錢包,問道:“大爺,裏面什麽價位?”

大爺指了指外面,“看電影在旁邊那家,這裏只有相聲。”

“對啊,我們就是來看相聲的。”

大爺愣了片刻,“哦?那個,有10塊的,20的,30的,最前排的是30的。”

“8張30的,謝謝。”

收了票,眾人按照提示牌走進了小劇場,而大爺則揉了揉眼睛,還是有些不敢置信,一個多月了,終於又迎來年輕觀眾了,而且還是組團來的!

這是一間不大的劇場,說它不大,是和現如今的大舞台相比實在太小了,但擱在過去的話,這是一個規模不錯的劇場。

劇場內看客很少,也就30多人,而且基本上都是60左右歲的老人,也有兩三個七八歲的孩子,估計是哪位老人的孫子吧。

眾人來到最前排,依次落座,大家小聲地嘀咕起來,也打算見識見識傳統相聲,還有人給他們沏茶的,這茶水是免費的。

7點30,表演準時開始了。

第一個節目是兩個年邁長者帶來的傳統相聲《民國梟雄》,這段相聲自然是以民國為故事背景的了。

兩個年邁的長者表演得淋漓盡致,後排的30多個老人也是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但李凡這一行人,基本上都處於無動於衷的狀態,顯然這段相聲並不能讓他們拍案叫好。

這個節目20多分鐘,李凡身旁的彭慧都要合起眼皮了,李凡便悄聲對大家道:“咱們來主要看看前輩們的表演風格,言談之舉,一捧一逗之間的節奏感,內容並不重要。”

這個《民國梟雄》的節目結束之後,有人報幕:“下面請欣賞,單口相聲《日遭三險》,表演者,董成。”

眾人見下一個是本校同學,立馬打起了精神。

舞台上,董成像平常一樣穿著大褂邁著方步上台,可還沒來到舞台中間,他這目光往下一掃,不禁大吃一驚:誒我去,李凡、顧亞婷和彭慧?你們來這兒幹嘛?難道你們的曲藝社來這兒取經來了?

董成走到舞台正中間,又往下瞥了幾眼,才道:“各位叔叔大爺們好,這一直是我這一個多月來固定不變的開場白,但今天呢,還得多加一句,要不容易吃虧。各位叔叔大爺們好,各位帥哥美女們好,我是董成,我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段單口相聲呢,名字叫做《日遭三險》。

我今兒說這段笑話啊,這不是現在的事情,這事兒發生在清朝。清朝啊,甭管什麽年間啦,在這個玉田縣呢,新上任一個知縣。這個知縣沒到任的時候啊,在這個縣衙門裏頭,三班衙役大家都提心吊膽。

……”

李凡一邊聽著相聲一邊滿意地點了點頭,心道漂亮,不愧是相聲世家的傳承人,台風穩健成熟,掌控力很強,小小年紀就已經獨挑大梁了,太棒了。

董成表演完單口相聲後,向觀眾鞠了一躬後,又掃了一眼台下這行年輕人,便匆匆下台了。

又看了幾個節目後,整場表演結束,李凡一行人等走出了觀雲軒,開車驅向京大。

“我覺得沒什麽意思啊!”

“就是啊,完全聽不進去,不過那些老爺子倒是非常喜歡聽啊。”

“貼近他們生活年代唄,咱們就沒辦法投入進去。”

李凡則道:“所以說,相聲若想要在華國由瀕臨滅絕轉到興盛狀態,必然要推陳出新,緊扣時代脈搏,絕對不能抱殘守缺,不然必然被淘汰。”

“那咱們社團能做些什麽呢?相聲界那麽些藝術大師對此都無能為力,咱們能做些什麽呢?”

李凡淡淡地一笑:“咱們能顛覆他們!”

……

第二天傍晚,李凡決定將魔爪伸向董成了,給他打過電話後,李凡一個人在操場漫步,靜靜地等候著。

夕陽西下,斜暉彌漫,李凡愜意地舒展著腰肢,偶一擡頭,只見董成正慢慢悠悠地向這兒邊兒走來。

“你找我幹嘛?”董成單刀直入。

“董成啊,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曲藝社?”

“就這事兒?”

“對,就這事兒!”

“沒有!”董成幹脆地道,“走了啊!”

哇!

李凡噗嗤一笑,頭一次見人這麽痛快地拒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