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爆火的熱點話題(第2/2頁)

“才講師啊?怎麽的也得教授啊,我覺得教授都屈才了,聘為‘教授後’也沒毛病啊!”

“‘教授後’是什麽鬼?”

“你沒聽過博士後麽?”

“……”

“確定是講師麽?”

“好像還沒正式確定,但京大領導層偏向於講師這一頭銜,據說,李凡的頭銜一直在助教、講師和副教授之間徘徊。但副教授職稱太高,助教職稱太小,講師最合適。”

“講師最合適?合適個屁!這不是對李凡最大的侮辱麽?”

“對啊,以李凡的成就,只是一個區區的講師,這有點兒說不過去吧?”

“當代學者中,有人有李凡的成就高麽?有麽?這麽一個出類拔萃優於時代的大學者,京大用個講師來糊弄人?”

“就是!”

還有很多網友頗為理智地分析起來了:

“大家不要激動,講師一職不低了,雖然李凡的成就很高,但是年齡尚淺資歷不夠啊,你得一點點讓他往上發展。”

“如果現在給李凡一個副教授的職稱,這在制度上可能都未必允許,而且,19歲,大一新生,任職副教授,你們不覺得有些突兀和驚悚麽?”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作為19歲的講師,李凡的事業起點就已經秒殺國人了,已經是金字塔塔尖了!”

“而且國情很重要,國內是講究資歷、派系、經驗等等的,對於人才可以破格提拔,但也得有個度,慢慢來,不急。”

……

情緒激動的粉絲們非常不滿。

“不急?國情?制度?哥們兒,你們要知道,當事人可不是普通的人才,也不是普通的天才,是不世出的曠世奇才!”

“李凡的個人成就還用我給你們羅列麽?那麽好,我再說一遍……”

“李凡這樣的天才,自建國之日起,你們誰還能說出一個與他成就相當的人?”

“制度,國情,就是要用來打破的,支持李老師!”

“如果以發展的眼光考慮問題,李凡承受得住任何的榮譽,這是毋庸置疑的。”

網絡上瞬間形成了巨大的爭論,因為這一話題極具討論性,也非常吸引大眾眼球。

19歲大一新生,與“助教、講師、副教授”三個詞產生關聯,即便當事人不是李凡,是任何一個曾默默無名的天之驕子,那麽保管這哥們兒也會立馬被大眾所知。

而這當事人又恰好是李凡,那麽,一場巨大的全民話題誕生了。

李凡,究竟有沒有資歷、資格去打破常規,破格成為講師甚至副教授,這一明明很肯定偏又很否定的話題,掀起了一場關於社會桎梏的巨大討論。

就像著名社會評論員解立偉所發表的新聞評論所言:大眾根本不懷疑李凡的個人能力,而是懷疑是否應該破陳出新。

對於在種種規矩中活著的大眾來說,他們無形中也在默默給其他人戴上了枷鎖。

破陳出新,打破桎梏。對於無關的廣大群眾來說,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次日,這一暴熱的爭議話題搬上了華國最大的電視平台:京城綜合頻道。

受邀參加《社會觀察室》的瀟瀟頭疼了,該不該說句公道話呢?說公道話學校為難,說場面話自己為難。

李凡啊李凡,你說你這麽優秀幹嘛,這不是給自己出難題呢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