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全場掌聲(第2/2頁)

是誰給你的勇氣,梁晶晶麽?

北河移動歡迎您!

“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繼承了爸爸的財產”的化用。

……

這些前世的經典段子,哪個不是初見之時拍手叫絕?哪個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哪個不是風靡一時廣為傳誦?

這些段子大家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充分得到了網絡的傳播,只要是網蟲基本上沒有誰沒聽過。

可是,這個世界沒有這些段子啊!

在這個世界上,這些段子都是剛剛舞台上熱乎乎出鍋的,大家之前聞所未聞啊,觀眾們不拍手叫絕才怪。

畢竟,這可是前世廣大網友智慧和幽默的結晶!10幾億人口的幽默智慧的長期結晶,怎可小覷?

優秀的段子又是什麽?優秀的段子就是難得一見!

比如說春晚,春晚年年有,每年都會火上幾個金句。1988年的“領導,冒號”,1989年的“司馬缸砸光”……2000年的“小樣兒,你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等等。

廣為流傳的金句是極其少見的,一年也流行不起來幾個,一個優秀的小品能貢獻出一個金句就算成功了,比如說“海燕啊,你可長點兒心吧!”

可李凡這場脫口秀,無數前世經典的受到了民眾高度喜歡認可的段子搜集在了一起,並有機結合了起來,這自然給這一世界的民眾帶來了無窮的新鮮感和樂趣。

實話實說,如果這場脫口秀放在前世播出,觀眾們一定抱頭痛哭:老梗啊!沒創新啊!我爺爺小的時候這段子就在!我要退票!

不過,這裏的人民群眾可沒看過這些段子啊,大家此時把大拇指舉得高高的,才知道台上這位原來他媽的是個歪才啊!

當然,脫口秀或者小品是舞台藝術,舞台表演才華決定了作品的精彩程度。

同一句台詞不同人說有不同的效果,取決於表演者水平的高低。

就像小品台詞一樣,落在紙上,它是幹巴巴的,沒有感情色彩的,10分的“笑果”可能只會展示出3分。但如果喜劇人演繹的話,能把3分的“笑果”表現出10分。

這就是差距。

李凡呢,雖然鮮有舞台表演經驗,但是他看的書多啊,他做的演講多啊,他參加的各類綜藝節目多啊……

這些與脫口秀表演有關系麽?好像也沒什麽太大關系。

對於普通人沒有本質性的關系,但對於李凡有!

因為,對於天賦極高的那類人群,他們觸類旁通的能力是極高的,他們比常人更善於從各類相似事情中汲取經驗。

所以李凡的第一次脫口秀演出,在表演方面能達到9.5分,還有上升空間。

……

李凡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下了舞台,他依次和工作人員擊掌慶祝。

“李凡,好樣的!”

“李老師,完美!”

“第一期節目成了,太棒了!”

……

京城綜合頻道的攝像機跟了過來,李永道:“恭喜李老師,首期節目獲得成功。”

李凡連忙道:“謝謝謝謝!”

“我在台下笑得前仰後合啊,尤其是燈神的段子,神來之筆啊!”

李凡笑道:“沒什麽,讓永哥見笑了。”

“的確是‘見笑’了,哈哈!”李永又問,“李老師,我現在有個特別想問的問題,是等您先休息休息在采訪,還是——”

“永哥,您說。”

李永:“我這個特別的問題是,這麽辛辣諷刺的脫口秀,您不怕得罪人啊?開發商們可能不愛聽啊!”

李凡笑了:“我又不是廣場上算卦的,嘮不出那麽多他們愛聽的嗑!”

噗!

後台笑聲再起,掌聲再次拍了起來。

得,又一個金句。

李永大笑,“您這是張口就來啊,你這嘴是太犀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