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入圍

下午,天工重彩的放映室中,張然為馬克·穆勒播放電影《三個傻瓜》已完成部分。

5月邱元旭帶著《三個傻瓜》的片花到戛納影展電影交易市場進行預售,受到海外買家的追捧。馬克·穆勒當時也在戛納,在看完片花後將其列為開幕片的候選片。

片花給馬可·穆勒的感覺是電影的故事有點俗,鏡頭語言上沒有新的突破。有《飛行家》的珠玉在前,《三個傻瓜》就顯得有點平庸。

不過此刻,隨著電影的播放馬克·穆勒發現《三個傻瓜》是一部典型的時空雙線型電影,全片采用現實和回憶相結合的時空設計,從主人公十年後的相約開始,分為兩條時空線,一條是現實尋找,尋找主人公於波,也即電影所塑造的理想人物;一條是回憶,回憶於波的大學時代,並利用模範學生張子辰與於波的對比探討什麽是真正的人生,什麽是真正的教育,人應該如何生活等形而上的命題。兩條線同時講述,切換自如。

電影在現實與回憶之間過渡得非常流暢,沒有讓人產生過渡的不適感,這樣的時空交錯式敘事可以自如地壓縮或擴張敘事空間,從而容出大量篇章去進行必要的藝術渲染,以千變萬化的電影時空、豐富多彩的電影結構,創造意境,表達內涵。

盡管馬克·穆勒現在看的是粗剪版,而且還有一部分情節沒有完成,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他這次到中國來,第一個找的是張藝謀。在連續完成兩部商業片後,張藝謀回歸藝術電影,和日本演員高倉健合作了電影《千裏走單騎》,非常受關注。

不過馬克·穆勒在新畫面看完《千裏走單騎》後感覺不如預期,電影比較文藝,但看起來很累。而張然的《三個傻瓜》恰好相反,馬克·穆勒本來沒對這部電影抱太高的期待,這是一部喜劇片,而且是給學生拍的,是張然的遊戲之作。沒想到看完之後進入出乎意料的好,整部電影拍得出乎意料的精彩,在給人帶來歡樂的同時,更讓人獲得了一種力量。

當片子結束後,放映室的燈光亮起來。

張然看著馬克·穆勒問道:“老馬,你覺得怎麽樣?”

“我喜歡這部電影!”馬克·穆勒笑了笑,“《三個傻瓜》能夠超越語言界限的力量,幾位主演恰當地表現了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生活,在迷茫的時候如何應對人生,令人產生心靈共鳴。既然你沒有時間做評委,那就不需要回避,這部電影就不要做開幕影片,放在主競賽單元比較好!”

張然微微一怔,選片委員會的人都還沒看呢!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三大電影節論資排輩非常嚴重,之前入圍過主競賽單元,拿過電影節獎項的,再次入圍的可能性就很大,組委會基本上對這些人的片子免檢了。如果這位導演的作品之前拿過最高獎,那相當於就有了一張主競賽單元的終身通行證。像張藝謀的《三槍》入圍柏林電影節,加斯範桑特的《青木原樹海》入圍戛納就是這麽回事。

張然拿到了金獅獎,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的電影在威尼斯就已經屬於免檢產品!

能過入圍主競賽單元,肯定比做開幕影片要強,能夠獲得更多曝光的機會。如果能夠獲獎,那獲得的報道就更多了。不過張然的時間是個大問題:“今年電影節是幾號開幕?”

馬克·穆勒道:“8月31號!”

張然就道:“如果能夠進主競賽單元,希望能夠把《三個傻瓜》的首映安排在前面兩天,因為3號我們要開學!”

“這個當然可以!”張然是威尼斯的嫡系,又是全球範圍內最受矚目的青年導演,這點小要求自然根本不算什麽事,馬克·穆勒直接答應了,“我把你的電影安排在1號晚上首映,你覺得怎麽樣?”

“謝謝,馬克!”

從放映室出來,張然將馬克·穆勒請進辦公室,跟他繼續聊電影的事。談自己的構思,闡述自己的想法。馬克·穆勒雖然是中國通,但終究是外國人,未必能夠完全理解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聊了一陣,聊到最近的國產電影,張然突然想起件事來,問道:“這次你過來,除了看《三個傻瓜》,還準備看哪些片子?”

馬克·穆勒就道:“張藝謀導演的《千裏走單騎》,另外準備邀請陳凱哥導演的《無極》做閉幕影片。不過現在你的電影進主競賽單元了,那就準備邀請《無極》做開幕影片!除此之外還準備看看陳可欣的《如果愛》、李玉的《紅顏》,以及朱文的《馬背上的法庭》。”

張然笑著點點頭:“那我向你推薦一部電影,馬麗雯導演的《我們倆》,我覺得是你喜歡的現實主義風格!”畢竟是張婧初主演的片子,能推一把是一把,再說《我們倆》的質量本來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