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柏林相邀

從大屠殺幸存者的家裏出來,張然驅車前往石湫影視基地。

張然的電影有不少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戲,需要搭建和還原當時的場景。張藝謀拍《金陵十三釵》的時候在石湫影視基地搭過景,那些景現在還在,修復後還可以使用。不過光是《金陵十三釵》的景根本不夠,《金陵十三釵》只搭了一條街。張然這部電影場景也特別多,除了需要搭建幾條街外,還需要搭建金女大和拉貝家的實景。

另外,1995年張純如到南京采訪大屠殺幸存者、尋訪日軍暴行發生地,這部分內容特別重要,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南京之行對張純如的沖擊非常大,她發現很多幸存者都家境貧寒,生活困難,就覺得特別不公平,發誓要給受害者討回公道,從此她從一個普通作家轉變為鬥士,開始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不過張純如采訪過的幸存者大多已經去世,他們的房子也大多拆遷,這部分建築也需要重新搭建。

張然對美術指導霍廷霄說過,金女大和拉貝家不要求100%還原,也不可能100%還原,但至少要還原到90%以上。霍廷霄也是按這個要求做的,盡可能還原當時的場景。

張然來到石湫基地後,發現拉貝的房子已經搭建好,金女大的建築還在搭建中,還要兩三個月才能完工。張然拿出照片對著拉貝的房子看看看,感覺還原工作做得很好。不過他是還專門請了幾位老人來看,大家都說當時就是這樣,他才滿意。

張然結束在南京考察,剛回到臨安,張藝謀就找上門來。張藝謀準備拍一部關於替身的電影《影》,想跟張然聊聊,聽聽他的看法。

結果剛一見面,張然把自己的劇本扔給了張藝謀,讓他看看,隨便提點意見。

張藝謀讀完劇本,大為震動:“這個劇本好,比《金陵十三釵》要好。電影立意非常高,格局非常大,非常深刻。我覺得看完電影大家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南京大屠殺這樣的事情,在西方竟然被遺忘了,為什麽會這樣?還會思考,連南京大屠殺都會被遺忘,那麽還有多少事情被遺忘和抹殺了呢?我覺得這部電影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未來啟示錄》的延續,《未來啟示錄》在講歷史輪回。這部電影是在告訴我們為什麽會輪回,因為我們太健忘,我們太容易把過去的事情忘記了!”

張然聽張藝謀這麽說,不由笑了:“行了,好聽的就別說了,問題呢?”

張藝謀想了想,道:“真沒什麽問題,整個劇本可以說是絲絲入扣。要是我拿到這樣一個劇本,做夢都會笑醒。不過有一個地方,我倒是比較擔心。”

張然馬上道:“什麽地方?”

張藝謀道:“《金陵十三釵》在美國上映後,挨了很多罵。很多媒體根本就不是從電影本身來批判的,而是從政治角度進行批判。他們說電影是民族主義、國家沙文主義;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他們說電影醜化東瀛人,把東瀛士兵描繪成了野獸。1937年的南京城裏的東瀛兵不是野獸是什麽?你這部電影不光有對東瀛兵殘暴的描繪,還指責掩蓋大屠殺的人是幫兇,等於把這些人都罵了。電影上映後,遭到的攻擊肯定比《金陵十三釵》要多。”

張然知道東瀛人在美國影響力很大,也知道很多描述南京大屠殺的作品都受到過攻擊。

華人作家劉宇昆對張純如的死,是這麽說的:不僅在網絡上受到攻擊,連有名的西方學者也開始發表學術文章表達對張純如著作和動機的懷疑。有人宣稱她誇大了死亡人數,還有人指出她敘述中的細枝末節不是無法核實就是與其他證據向左,並因此竭力侮辱她。不可思議的是,有非常多的人似乎認為努力記住一場暴行比暴行本身更下作可恥。

這些惡毒攻擊張純如的人帶著學術討論的文明面具,既不瘋狂叫囂,也不惡語相加,他們就是拒絕承認《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與重要性。他們用謹小慎微、字斟句酌的話語將張純如解剖,最終將她和她的著作,以及書中的真相,一並切得粉碎。張純如無法擺脫這一切,因而陷入抑郁,並最終自殺。

華人作家哈金在寫完《南京安魂曲》後,同樣受到了攻擊。因為東瀛跟美國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書評界勢力很大。不過哈金寫的是紀實體小說,受到的攻擊沒張純如那麽厲害。

在美國電影圈,東瀛人有不小的勢力,哥倫比亞影業是索尼旗下的產業;在評論界更是有一大幫東瀛的潛在支持者。張然這部電影上映後肯定會遭到這些人的猛烈抨擊,甚至學術界的東瀛勢力都會跳出來!

不過張然對此早有準備,堅定地道:“張純如說,納粹屠殺猶太人,這件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是在美國,在西方,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幾乎無人知曉,作為中國人的後裔,寫出它是我的責任。我覺得把這部電影拍好,是我作為導演,作為中國人的責任。張純如當初是一個人跟他們戰鬥,《金陵十三釵》上映的時候,我們在美國影視圈的話語權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