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宋”的上市(第2/2頁)

韓皓的市場策略很明顯,就是趁合資品牌高高在上這時,盡快把市場空間都占滿。待這一波紅利過後,就利用新的市場需求升級自己的產品。他把這個分界點定在了2008年,正好是首都奧運會舉辦之際,也是中華集團進行品牌全球推廣之時。

經濟在發展,現在購買面包車的人群,在錢包鼓起來後,肯定會選擇購買更高級的汽車,屆時中華集團也將隨之升級,推出高層次的新產品。

在消費者只認可國產車10萬元出頭的大背景下,貿然推出20萬的產品,只會落得跟華晨和東方之子的悲慘遭遇。

一是需要慢慢打造品牌,讓消費者認可你的產品。二是要有時間沉澱,汽車廠跟人一樣,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得有成長期來技術積累。

漂亮的外觀,出眾的性價比,加上遍布全國的網絡,就注定“宋”將會是一款熱賣的產品。

現在國內市場上除了半死不活的豐田特銳外,就沒有一家小型SUV的對手。

“我估計這款車至少月銷破萬,唯一制約它的就是自動擋可靠性與否。不過手動擋MT就足以橫掃這個市場,畢竟算上全部8萬元就可以落地如此漂亮的小車,在國內可是獨此一份。”

一位現場的記者在售價公布後,對身邊的同行說道。

“說實話,我還真挺佩服中華集團,每次推出的新產品都能撓到大家的癢點,知道消費者最需要什麽樣的產品。破萬不是問題,應該追問會不會破兩萬!”

這位媒體同行給出了更為樂觀的看法。

連記者都能看出來的美好未來,現場在座的經銷商體會更加直觀,因為預訂數量就很直接反應了這點。

“要不是這次廠家下了死命令不準加價,我還真打算再加價掙一把。訂單數量比‘唐’上市時好多了,許多顧客都本著多退少補原則下定,生怕晚了又要排隊加價提車。”

一位經銷商看著舞台當中的“宋”,一臉惋惜地說道。

“新簽了合同,一旦加價被查到,就會被主機廠重罰。尤其還搞出電話、網絡舉報有獎活動,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來監督,這可讓大家吃不消。反正把目光看遠一點吧,細水長流有的是機會掙錢。”

另一位4S店的老總同樣不甘心,但不得不遵守不加價的指令。

加價提車開始被嚴控,一旦發現有加價情況,中華集團將會對4S店進行處罰,累計多次就會降級減少車源配送,屢次不改最終還有解除代理合同的嚴厲懲罰。

許多消費者打來電話抱怨中華集團熱門車型加價提車的問題,尤其還給韓皓寫信投訴,這讓他下定決心解決這個問題。

一定階段內,加價提車能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也更利於主機廠建立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這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伴隨時代發展,尤其網絡傳播的普及,消費者抱怨的聲音很容易引發對汽車品牌的損害。

當前中華集團的全國網絡已經普及,許多經銷商已經掙回了成本並開始盈利。

在中華集團力爭打造國民車大目標下,提升品牌美譽度是必走之路,加價提車這個被眾多消費者厭惡的行為,必須得到根本性解決。

“從即日起,中華集團承諾,消費者購車不允許有加價行為。鼓勵廣大消費者對其進行監督,一旦發現經銷商違規並舉報成功者,將獲得不少於1000元獎金。”

先是在央視廣告中播出,然後又在所有刊登中華集團產品的廣告中刊出,還要求在4S店門口樹立告示,發動群眾鬥爭,這次打擊加價行為可是來真的。

另外,原本只允許經銷商觀看的訂單查詢系統,將對外開放。跟阿裏巴巴集團合作完成的IT項目,在中華集團官網建立了訂單查詢入口,消費者可以憑借身份證或者合同編號查詢自己的訂單進度,從而實現透明化管理。

一輛車從沖壓成型白車身、調色噴漆、安裝發動機等生產線流程,再到檢測合格出廠、公路運輸、抵達4S店等後續消息在訂單系統中一應俱全。

“這是一次跨界合作,也是我們傳統的汽車行業擁抱互聯網的一次有益嘗試。”

韓皓在該信息系統上線後如此評價道。

果不其然,新車發布後,除了真正有購車意向的人直接關心“宋”之外,許多人是從韓皓和陳靈兮兩人的八卦娛樂新聞中知曉“宋”的存在。無形中,兩人再次公開亮相的新聞,為“宋”狠狠地在各大媒體版面打了一次免費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