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曙光初現(第2/3頁)

雖然我個人不知道他為何對新浪感興趣,但從理性角度分析,無論是資本還是社會影響力,韓皓比陳橋更合適成為新浪新的大股東。”

曹國凡內心比較後,更加傾向首富韓皓這一邊。

他的意見被多數董事會成員接受,新浪真要出售的話,除了要保持相對獨立性外,還得賣個好價錢。

誰能入主新浪,關鍵在於取得管理層的支持以及說服更多的現有股東站在自己身後!

因此,當收購新浪的計劃昭然皆知後,無論是韓皓還是陳橋都開啟了馬不停蹄的公關活動,盡量拉攏壯大自己的陣營。

作為新浪的前身及大股東,四通公司持有股權的表態可謂是收購新浪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陳橋在開啟新浪收購計劃前,曾跟四通公司的老總段勇基有過交流,對方曾默認會在價格合適情況下把手中股權出售給盛大。要不然,陳橋也不會對突襲收購新浪勢在必得,他暗中布局早就有信心逼迫新浪管理層簽下城下之盟。

但這次他最新赴京拜訪四通,希望能落實之前的盟約合作,卻遭遇到段勇基的太極之手應對。

“陳老弟,實不相瞞,現在四通內部對新浪股票出售持反對意見占據了上風,股東們覺得現在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出手時機。

你跟韓皓都是國內商界成功的後起之秀,若是新浪交到你們任何一人手中,我個人都覺得會是好歸宿。

你來之前,新浪的CEO曹國凡剛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跟他們管理層保持一致。

大家在商言商,我們四通打算靜觀其變再做選擇。真要脫手股票的話,可能還是按價高者得為最終原則,這樣誰也不得罪。”

兩強相爭,第三方才能最大程度得利。

四通公司近些年來在信息產業上發展不順,更加需要高溢價出售新浪股票來回血。

陳橋手中可以動用的資金不超過5億美金,真要跟韓皓比拼財力的話肯定處於下風。

“段總,我們盛大和新浪結合是互聯網強強聯合的典範,一旦合作將產生1+1大於2的效果。為了新浪的未來考慮,我建議四通好好考慮誰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潛在盟友起了異心,這讓陳橋開始著急起來,他希望能用未來宏圖來說服對方。

結果顯而易見,他未能說服四通方面,因為段勇基還在等待跟韓皓的會面。

跟陳橋相比,韓皓顯得很是輕松,在之前模擬並購方案時,他就把盛大因素考慮了進去,最終得出結論就是誰的資金更多,誰就有可能笑到最後。

無論是資本,還是人脈關系,韓皓所涉及的能量都不是陳橋所能比擬。另外,還有一層許多人都忽略的關系,就是政府關系。

新浪作為國內最大的新聞門戶網站以及輿論喉舌,政府希望其能掌控在可以信賴的人手中,而韓皓,很明顯就是其中之一。

“我個人並不會幹涉新浪的獨立運營,現有管理層經過我了解,都是各行業的精英人物,相信他們能帶領新浪開創新的旅程。

對於外面媒體所宣稱的‘野蠻人’說法,我個人並不贊同。相比盛大集團,我們更像是‘白衣騎士’來拯救被惡意收購的新浪。

新浪是一家很優秀的互聯網公司,現在還處於成長期,收購新浪是一項戰略投資,我有信心也有耐心等待其長成攀天大樹的一天。

願意跟我一起等候新浪成長的股東,我舉雙手歡迎。另有發展打算,想要離場的股東,我會給出令他們滿意的回報送其離開。”

跟段勇基說的這番話,韓皓目的在於通過他把自己真實意圖傳遞到新浪管理層和其他搖擺不定的股東。

到底為何收購新浪,韓皓當然不會傻到把自己需要媒體平台發聲的真實意圖說出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更多還是從汽車產業鏈方面講述自己的想法。

“今後汽車不單是人們的出行工具,很可能會成為大家的出行伴侶。你可以在汽車上隨時隨地連接網絡,進行工作、交流和娛樂等活動。

好比你可以通過車載電腦屏幕登陸新浪網瀏覽新聞,收發電子郵件跟朋友交流,甚至可以不間斷在車上通過聊天室參與多方連線工作會議等。

對新浪進行戰略投資,是我個人對未來生活方式的一種展望。”

這番話確實是他對未來汽車生活的描繪,只不過把更真實目的隱藏在表面之下。

在對新浪收購間隙,韓皓還應尹慶勛的推薦,抽空在首都會見了另一個潛在媒體傳聲筒項目。

“門戶網站大而全,但他們還是無法覆蓋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專業化領域有所欠缺。

汽車作為一件復雜昂貴的民用工業品,尤其中國的汽車文化還處於萌芽階段,許多人急需從專業網站獲取急需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