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明”鼎鼎(第2/2頁)

專家們先是看到員工們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一面,現在又見識了經銷商隊伍心齊強悍的風貌,感嘆中華集團真是國內汽車行業的一股清流,怪不得能短短幾年時間闖出如此大的名堂。

“明”的實車,他們已經在中華集團內部見識過。

可以說,“明”完全不像是傳統印象中自主品牌生產的轎車,成功顛覆了他們的認知,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達到甚至超過合資車的標準。

“如果把中華集團四個字抹掉,換上大眾品牌的車標,那麽售價可以翻上3萬塊!”

一位專家在看完整車後,由衷地說出帶有黑色幽默的假設。

盡管以中華集團為首的自主品牌在不斷發力,但國產轎車和合資品牌之間,還存在著3萬以上的溢價差距。尤其在15萬以上市場,國產轎車還沒有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樣的國產魔咒,許多有志氣的消費者都希望由中華集團來打破。雖然一汽一直在宣傳將推出“奔騰”品牌打入15萬市場,但沒什麽人能相信一汽有這個實力來破除該魔咒。

奔騰還未上市,就迎來了一片看衰之聲,惹得一汽方面滿肚子不高興。可能是廣大國人對這個共和國長子,在中華集團對照下,揮霍了太多資源卻造不出自主國產好車的一種抗議。

整個上市典禮,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新車價格公布時刻,配置有高有低,只要價格到位那麽一切都好說。

好比經典桑塔納現在還賣15萬,一群人大罵沒良心。倘若一旦只賣8萬塊,那大家就會說超值性價比,合資良心車了。

分為手動和自動擋兩大類,“明”的售價開始公布在現場大屏幕上。

首先是最低配的手動MT車型,售價6.48萬!

“哇——”

現場一片嘩然,大家都預計可能跟小型SUV“宋”售價差不多,沒想到“明”的售價還要低上4000元。

這得感謝中華集團力推的平台化計劃,讓旗下車型都大部分通用零部件,進而可以明顯降低采購成本。

MT車型一共有3款,售價跨度為6.48-7.28-7.98萬。

其中手動主推應該是7.28萬的車型,這個價格在當前市場很有競爭力。

隨後CVT自動擋售價也開始公布,有了前面價格做鋪墊,大家心知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8.28-8.78-9.28萬!”

三款CVT車型的售價得到了大家一致掌聲,超性價比的“明”又具備了爆款車的潛質。

很明顯看出,“明”以6-9萬的價格區間,填補了QQ和“秦”之間的市場空隙,打通了消費者購車預算3萬到15萬的轎車選擇範圍,形成了一條龍的協同效應。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句話說了多少年。就我所見,自主品牌中只有中華集團做到了這點。

將心比心,‘明’這樣優秀的產品確實出乎我的意料,真要在同級別車中選擇,我肯定毫不猶豫選擇它。

這樣一看,國內其他汽車企業跟中華集團對比,不單是我們之前認為的研發水平落後,更是全方位一體化的落後。產品、員工、經銷商、管理以及資金等方面,全都處於下風。

也許中國自主品牌的勝負,早在這一刻已經奠定了決出輸贏的關鍵。用不了幾年時間,我們就將見證新的歷史。”

一位坐在台下的專家如此感嘆,這趟江州之旅算是真正認識了中華集團的強大。

“是啊,我也有同感!

其他國有汽車企業還在走外援型發展之路,眼巴巴依靠合資企業給以技術支持。中華集團已經完成了內擴型改造,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來跟合資品牌對抗,還不落下風。

再有時日,說不定中國的國際汽車巨頭就在江州誕生了。”

另一位同伴心有戚戚附和道,他也感覺中華集團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

要實現銷量破百萬的目標,沒有各大細分車型支撐不可能做到,在A00、A0、A級別中華集團都實現了戰略布局,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會在B級車市場有所作為。

因此,在典禮接近尾聲之際,當主持人宣布今天還會有一輛神秘嘉賓亮相時,許多人都對其充滿了期待,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款新車將跟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