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三招之力(第2/2頁)

一直以來都有其他經銷商想在滬江市代理開設第三家4S店,但都被華東總代理打了回去。

在滬江這樣的大城市,捷豹路虎的區域總代理算是一大勢力,但跟他旗鼓相當的經銷商數目不少。奧迪、寶馬、奔馳,乃至大眾、豐田、中華品牌經銷商背後,都站著強大靠山。

在捷豹路虎合資公司成立後,就有不少新經銷商躍躍欲試,打算分得一杯羹。

韓皓直接把滬江市第三個經銷商名額給了中華寶馬4S店的老板,名義是合資公司授權的第一家新經銷商。

選擇他來充當第一粒沙子,一是在中華寶馬4S店的合作中表現不錯,有經營豪華汽車品牌的經驗;二是對方在滬江勢力龐大,並不懼怕華東總代理的威脅。

有了韓皓給的開店尚方寶劍,又有地方勢力保護,滬江第三家4S店就這樣堂而皇之籌辦起來。

如此舉動大大震驚了原來的捷豹路虎經銷商網絡,滬江之後,其他城市摻沙子增加新4S店勢力迫在眉睫。

接下來第三連招就是“挖墻腳”。

再堅固的城墻,都抵抗不了被挖墻腳的威脅,一旦墻腳被挖空,城墻便會整體失衡倒塌。

所有聯盟最大的威脅都是來源於內部,就算四大區域代理商組成聯盟承諾共進退,但每個勢力的利益都各不相同。

韓皓要做的就是將經銷商聯盟代表之一策反,就足以瓦解整個聯盟,實現分而擊破的目標。

盡管四大區域代理商承諾互不侵犯,不到對方勢力範圍開店。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會眼紅銷量好的市場,只不過礙於盟約壓制沖動。

“將來整合全國銷售網絡已經是大勢所趨,再搞對抗倒黴的只能是自己。

主機廠不可能自己投入重資產搞4S店,因此必須得依靠你們這樣的經銷商。誰能率先占據先機,誰的網絡擴張更快,就能贏得下一個階段的勝利。

如果你們同意,華東的市場,可以優先讓你們選擇網點布局。另外在現有進口車輛配額上,你們也將得到傾斜照顧。”

拉一派打一派,是分化聯盟的最佳手段。華東總代理態度強硬,自然成為韓皓重點打擊的對象。

反觀華南總代理態度曖昧,這便有了韓皓派人跟其私下會面的場景出現。如果他們積極支持新代理政策,那麽韓皓將華東優質市場供其優先進駐,也間接打破了原有勢力劃分格局。

對韓皓來說,全國銷量是一個整體蛋糕,也是他關注的所在。至於蛋糕內部如何構成,區域4S店誰賣得多,他並不在乎。只要把其中蛋糕重新切割,足以讓經銷商們掙得頭破血流。

以43家4S店為標準,四大區域代理商每家大概占據10家左右數量。如果能搶先將自有4S門店提高到30家,按利潤計算就能超過現有利益,不再局限當前提出的訴求。

可以說,韓皓用現有華東區域總代理的利益以及未來門店布局的利益,來說服華南總代理撕毀盟約,從而達到挖墻腳之目的。

“如果我們不答應,中華集團肯定會尋找新的目標合作,誰能保證對方能拒絕如此誘惑的條件!說不準現在華東總代理的名字就會換成我們華南地區,我們最終成為了犧牲品,被其他三家分而食之。”

囚徒困境為何總不能實現,就因為選擇最利於自己的行為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出韓皓所料,華南總代理率先宣布退出聯盟,並帶頭響應同意中華集團提出的新代理政策。他們自然也得到承諾的一切,沒有了特權,但增加了全國網點,長遠利益並未受損。

如此一來,打算跟中華集團叫板的代理商聯盟解散,他們必須各自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條件。

這場一開始就實力懸殊的對抗,勝負並不難猜。韓皓有了整合寶馬經銷商的經驗來應對,顯得得心應手。

三招連發,就瓦解了代理商們的反撲,迫使他們乖乖地接受整編。

實際上,韓皓還準備了其他兩大招壓箱底,只不過沒派上用場。

首先是做好了捷豹路虎經銷商們結盟到底,那麽他將在車輛源頭上對其進行降維打擊。當前中國的汽車經銷商,收入利潤來源基本還是依靠賣車。光靠維修的話,只能掙夠利息錢。一旦捷豹路虎不發車給他們,或者故意把進口車到貨拖上一年半載,經銷商們就只能喝西北風關門大吉了。

另外,韓皓做好了用新經銷商替代老網絡的準備。如果經銷商們集體關門歇業,那麽將由中華汽車4S店出面負責暫時的維修保養,同時招募新的經銷商網絡。只要6個月到一年時間,新的經銷商網絡就會組建起來,並不懼怕老代理商威脅退網。

和而不讓,鬥而不破,這場收編捷豹路虎經銷商的暗鬥,將韓皓的商業手段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