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要俗就俗到底(第2/3頁)

後世到2020年代,加拿大的溫哥華通過了20多年的堅持不懈努力、各種稅收優惠吸引,以及對工會的壓制,總算是撬走了洛杉磯或者說好萊塢60%的低端產業崗位,都轉移外包到了溫哥華。

稅收其實還是次要原因,畢竟知道外國人稅收優惠了,加州當地政府也能傾斜性減稅的,如果配套產業鏈都在好萊塢,轉移走之後上下遊配合不暢,別人還是不願意走的。

就好比後世越南的人工成本比華夏低了之後,依然沒有成功挖走富士康這類的產業鏈,就是因為他們的上下遊供應鏈配合體系都還在深鎮,只把組裝廠搬走不方便。

真正讓好萊塢的低端崗位擠出的,主要還是大洋國的工會太強大了,對無競爭力低端崗位從業者保護太厲害,讓資本家都不甘心了,才憤而出走。

在溫哥華挖走大量低端崗位的同時,後世好萊塢很多特效外包團隊,則轉移到了華夏。

所以,千萬別噴後世華夏影視公司做不好特效,這不是技術問題,是觀眾審美和投資洗簽的問題。

大約2010年代中期,華夏人的特效團隊就已經是絕對的世界一流了,只是觀眾愛看小鮮肉流量狗,不願意為特效買單,所以國片國劇不在特效上花錢罷了。

面對艾默裏奇的疑問,顧鯤也不得不稍微假裝推心置腹地提點回答:

“具體的,我也不好多說,這是一些法務上的竅門,值錢的商業機密。我跟你說了,你絕對不能跟其他投資人或者產業政策政客身份的人透露。”

艾默裏奇:“那是當然,咱們是朋友嘛,我又沒有其他政客朋友,幹嘛出賣你。”

顧鯤:“VIE架構呢,是我們華夏人發明出來的一種給互聯網企業避稅的方式,就這幾個月才剛剛誕生。

你有興趣可以去觀察一家名叫搜虎的華夏新生互聯網公司,他們這幾個月就要接受來自矽谷的風投了,具體用的架構,是一位叫劉剛的律師發明的。

總而言之就是規避‘在華運營的互聯網公司,必須注冊在華夏本國’的限制,弄運營公司和技術服務公司雙重嵌套,然後實際運營公司其實幾乎是零利潤,所有利益都輸送到提供技術服務的海外公司。”

(注:劉剛這個是史實真名,這位大律師是華夏VIE之父,當初搜虎新郎黃易三家的風投法務模式,都是他承辦的。不過本書中不會出現這些人的劇情,以上純科普,不侵犯任何人名譽權。)

顧鯤停頓了一下,繼續解釋:“我呢,也算是借鑒了這位劉律師的計策,我覺得,特效其實是最容易實現異國外包來降低工會話語權的。

目前好萊塢的導演工會和其他幾個工會,不允許直接把特效制作整體打包,但我們可以通過一家海外離岸公司的特效為本土特效公司提供‘技術服務’,然後利潤都留在技術服務公司,好萊塢本地的總包方幾乎零利潤,也就不用交稅了。

同時,我們在蘭方的技術服務公司,也不會收取任何所得稅,你們可以盡情地分贓,就像其他加州互聯網避稅大戶,準備在開曼群島、巴哈馬和維爾京群島做的那樣。一年之內,我就可以說服蘭方政府,把自己的高新產業稅制,改造成開曼群島那樣子。但我們比開曼群島多更多的配套。”

視覺特技公司,說到底是屬於IT產業的,只是為電影產業服務,所以這是最適合用互聯網公司的逃稅架構轉移出去的。

只不過,如今才1996年,正兒八經的互聯網公司都還沒全部想明白這個架構呢,只有一兩個頭部翹楚想明白了。

所以,娛樂業那些反應遲鈍的家夥,完全沒有意識到這裏有一個轉移逃稅的時機環境悄然成熟了。

既然如此,顧鯤這個重生者憑什麽不能喝第一口利潤,為自己的文旅大業鋪路呢。

至於他將來為蘭方拉到一個特效影城,就算沒有稅收上的利益,也可以從旅遊業和城市名片上撈回來。

就好比21世紀後,日本人在關西的旅遊業蕭條成啥樣了,大阪都得靠一個環球影城撐回來一些門面。對顧鯤來說,這樣的交易絕對是賺的。

當然,區區一個艾默裏奇,帶動效果還是有限,但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顧鯤完全可以指望這個突破口,漸漸把一群“郭德綱型”不容於好萊塢傳統圈子的特效炫技派導演拉到他那兒取景、外包特效和大場面道具。

至於那些相對風雅的文藝逼,顧鯤肯定是絕對指望不上的,他們愛留好萊塢就繼續留好萊塢好了。

在顧鯤眼裏,這些文藝逼也就是個半吊子,他們看不上炫技媚俗派,可惜本身也沒見的多高雅,真要高雅藝術家你去混歐洲三大電影節啊,去法國德國意呆利拍啊,來什麽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