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人真事怎麽能叫誹謗呢(第2/3頁)

雖然互聯網覆蓋人口還很少很少,今年全國估計也有5萬人上網,明年大約能到20萬。

但這5~20萬絕對是社會精英,最有消費潛力的高端階級。

“我知道該怎麽做了,馬上就去安排。”錢友諒令行禁止地答應,最後陪顧鯤喝了兩杯,就回去連夜幹活。

反正素材都是真的,只要從外媒弄到相關報道,翻譯篩選一下就好。

此後一周,顧鯤就安心料理學校裏的一切實習手續、參加各種地方上的社會活動,還安排了數以百計的同學、校友去他名下的各個公司、各門生意“實習”。

以他的知名度,當然要被各種機構請去發表講話、介紹人生經驗,各種活動都有。

不但有滬江本地的,甚至還要邀請他去一趟京城,滿滿地排了兩天日程。

不過顧鯤自己的生意也比較忙,所以他準備把去京城的日子集中安排到回蘭方之前的最後兩天。

錢友諒則在那兒悶頭幹活,把所有大洋國和歐洲主要娛樂體育媒體的新聞,篩選修飾一番,然後通過各種渠道散布出去。

效果果然好得出奇。

有關消息散播出去後僅僅幾天,青旅、國旅在內的幾家主要涉外旅行社接到的蘭方旅遊咨詢,就暴漲了好幾倍。

關於蘭方的旅遊雜志、地理書籍、文藝刊物,發行量也再度暴漲數倍。

“我勒個去!顧鯤這麽牛逼?那個希爾頓不是大洋國最頂級的豪華酒店大亨麽?他們家族的女兒都隨便顧鯤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太爺們兒了,怪不得聽說蘭方洋妞兒多。以後花同樣的錢,與其去泰國看RY、去馬來玩CJ,不如就去蘭方騎大洋馬了。”

這些熱度要迅速轉化為銷量和營業額,自然是有困難的。不過最多也就幾個月緩沖時間,就能潛移默化起到實際作用了。

……

同一時間,京城。

教師節這天深夜,已經創業了一年半的馬風,如同行屍走肉一樣從中關村某寫字樓裏離開。

馬風的“華夏黃頁”,去年4月份成立注冊於東海省省城方舟市,但至今為止,主要營業場所都設在京城。

馬風每天的任務,也是借用原先的人脈關系,到商務有關部門跑業務、拉需求。

十分鐘前,他剛剛接到一個電話,圈內大佬張超陽在三裏屯酒吧街的一個場子玩嗨了,喊弟兄們過去一起爽爽,他請客。

如今張超陽在國內互聯網界的地位無人能及,馬風開公司雖然比他早幾個月,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成績和知名度也遠不如對方,所以只能放低身段,交個朋友。

這種被人呼來喝去的經歷,他也有過好幾次了。每次都是晚上十點多左右,張超陽玩過了第一波興頭之後,開始喊朋友,馬風都會去捧場。

但基本上他都是晚上11點到、稍微敬幾杯酒,玩到12點,就會再回到公司做事情,兩點鐘再睡覺。

不過今天,他心情稍微有點不痛快,因為他發現張超陽為了給自己的網站博眼球,居然開始放名人的花邊新聞,而且還頗有假新聞的嫌疑。

關鍵是那個花邊新聞的受害者,還是曾經在創業時借他錢的兄弟,坐視不理似乎有些不太仗義。

坐了大半個小時公交車,三裏屯酒吧街很快就到了。

三裏屯這地方臨近使館區,建設之初就是為了接待外賓休閑。馬風在外貿經部幹過,原先也經常接待外賓,所以對這兒很熟。

“老馬,慢吞吞的,大晚上的可別說堵車啊,多久前就給你打電話了!來晚了必須自罰三杯啊。”

一看到馬風進門,已經喝高了的張超陽毫不客氣地直接用命令口吻說。

馬風的表情微微閃過一絲尷尬,但還是穩妥地先自罰了三杯。

這一幕幕,絕無半分虛構,因為後世張超陽自己回憶的時候也是這麽說的。

學歷漂亮、又年輕事業有成的人,確實是很容易飄,很容易狂妄的。

相比之下,學歷低一些的人,可能能力和敏銳度不如高學歷者,但往往比較接地氣,有逼數。

張超陽本科是清華的高材生、以全國前50名的成績公費保送大洋國讀研、MIT博士畢業。又是當時國內互聯網第一人,這種履歷很容易讓人產生幻覺。

用他自己後來的話說,那就是搜虎剛成功那陣子,他真是覺得自己就是天選之人、天命之子,一切成功都是應該的、必然的、會從一個勝利繼續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每天混酒吧躺著都能繼續贏下去。

看到馬風這種出來喝兩杯酒還要回去幹活的家夥,他內心只是覺得對方可憐:成功不是努力出來的!

馬風喝完酒之後,陪著笑臉,先贊了幾句張超陽的生意,恭喜他最近搜虎的門戶流量又提升了。然後,斟酌了一下,才委婉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