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文風轉型失敗(第2/2頁)

這是他目前烈火烹油現狀下的主要危機。

顧鯤這輩子接受的教育,也僅僅是讀了一個船舶與海洋工程的本科,對他的經商能力提升著實有限。

偏偏奢侈業這些行業,還是全體華人的短板。以至於顧鯤就算自己不會、但是想找幾個可靠的華人心腹來為他做事、他自己“術業有專攻”當甩手掌櫃大股東,都不可能。

全球就找不到什麽在奢侈業領域有話語權和資深運營經驗的華人。

後世華夏制造經過幾十年的攀升,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一張招牌,華夏貨物也不再以“質次價低”而著稱,而是扭轉到了“價廉物美/性價比”的層面上。

可即使如此,華夏人依然沒有拿得出手的、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奢侈品品牌。

恰恰相反,華夏制造越普及,華夏奢侈品的逼格反而越低越卑賤。以至於到了最後那些就是要變著法兒買奢侈品的女人,開始以質量低劣為榮,就是要折騰“質量差的才是真品、質量好的都是假貨”這種與眾不同,來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什麽包包皮會開裂會掉色的才是“荷”馬仕普拉達、走路會磨穿鞋底的鞋子才是香奈兒、經久耐用的都是下等人用的賤貨……種種“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的段子層出不窮。

說到底,奢侈品就是一個純用來把人分出三六九等的東西,不需要使用價值。一個民族的制造業使用價值做得越好,奢侈稀缺度和裝逼度就越低,這是無解的。

自己不太懂,重金找人也找不到自己的族類,真要搞就只能自己當幕後隱形老板、重金雇傭一批掌握了國際档次逼格定義話語權的白人來為他做事了。

不過,林鶯的安慰,讓顧鯤多少找回了點自信。

不就是沒有重生經驗可以借鑒麽?自己都已經有那麽好的資源了,不開掛難道就不能趟出一條路來?

自己還年輕,還能學習。

最關鍵的是,心裏有逼數,知道敬畏,知道對未知保持警惕。

“謝謝,我心裏好受多了,你真是我的賢內助。”顧鯤獎勵地深吻了一下林鶯,然後決定邁出關鍵的一步。

反正錢往基建設施上砸,還有一年的窗口期。這一年裏,從股市裏抽出來的錢,閑著也是閑著,就先布局一些原先不太敢進入的行業吧。

反正輸了也虧不了多少錢,他玩得起。

……

也是顧鯤命好,就在他下定決心之後,沒過幾天。一些下屬和朋友,就有事兒主動找上門來。

12月初的一天,身在香江、已經兩三個月沒跟顧鯤見面的梁勁松,打來一個例行報喜的電話,說是之前香江股市上那些金融股和其他雜七雜八板塊的股票,已經出得差不多了,完成了“徹底還清此前為了買股票而借貸的資金”。

這事兒並不意外,早就是按計劃說好了的,無非原計劃要拖到年底,現在算是提前了大半個月。

報喜之余,梁勁松還例行請示,問顧鯤是否有意去一趟香江,或者需不需要他本人飛到滬江來當面匯報細節。

接完電話,顧鯤心中一動,靈機反問:“我們之前持有股票的那些香江金融機構,尤其是投行一類的,他們在海外的投資是怎麽布局的?有沒有投高端健康管理、特殊影視行業、或者是奢侈品牌的?”

梁勁松並不知道顧鯤要幹什麽,稍微想了想才如實回答:“有肯定是有的,只要是優質資產,那些投行持一定量的股也很正常,香江也是購物天堂嘛。不過就算有,肯定是在15%以下的吧,沒聽說有什麽國際一線品牌被香江投行舉牌的,他們應該沒這個野心,就是搭便車賺點快錢而已。”

顧鯤:“我明白了,這樣吧,我來一趟,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長期持有和置換的籌碼。如果可以的話,不把所有金融股全部賣完,而是置換一部分,也能減輕減倉的壓力。”

這或許是顧鯤轉型、擴大事業範圍的一個抓手,找熟人總比找陌生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