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奉孝還是太年輕

曹操從垂釣的小溪回到府邸大堂之後激動的內心依舊無法平靜,恨不能現在就向範蠡當面賠罪。

“我曹孟德整日求賢若渴,卻幾乎與大賢失之交臂,果然是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誰說只有東漢人才輩出,燕魏之地同樣不乏英雄豪傑,只是朕的眼光遠遠不及劉辯,日後可要改一下之前的用人思維!”

這兩年以來,曹操被漢軍壓制的太憋屈了,兒子曹丕死在宇文成都手下,自己還得委曲求全向劉辯臣服。後來總算抓住機會稱帝與東漢分庭抗禮,躊躇滿志的傾盡全國之力,率領近三十萬大軍南下,企圖趁著劉辯遠征巴蜀討伐劉備、趙匡胤等諸侯之時直搗江東。

卻沒料到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僅寸土未得,反而折了夏侯惇、曹文詔、曹洪等宗族大將,甚至還丟了許昌和陳留兩座富庶繁華的重鎮。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想起日益惡化的局勢,曹操就心煩氣躁,頭疼的輾轉難眠。

而陰谷大捷的消息對於曹操來說無疑是治愈頭痛的一劑良藥,讓曹操血脈賁張,慷慨激昂,頓生“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的雄心壯志,並在大堂上當著範增、郭嘉、程昱等人的面賦詩一首。

“神鬼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在劉辯的瘋狂剽竊之下,曹操幾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已經變成了劉辯的作品,此刻慷慨激昂之下產生靈感,筆走龍蛇,寫下了《龜雖壽》這篇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的詩篇。若是曹操得知真相,不知道會不會感激劉辯的不盜之恩?

“老驥伏櫪志在千裏,說得好啊!”

胡須已經花白的範增贊不絕口,感覺曹操這首詩歌就是寫給自己的,而範蠡的出謀劃策更是讓他感到揚眉吐氣。

曹操一臉誠懇的向範增道歉:“範卿,朕雖然是皇帝,但你比朕年長了十余歲,老而彌堅,見識深遠。若以後還有像範離這樣的人才,一定要多多向朕舉薦,朕一定不會再明珠暗投,要做到知人善任,量才適用!”

範增在允諾的同時不忘替範離謙虛幾句:“呵呵……陛下也不要把範離捧上天,雖然他才智過人,但能夠洞悉魏延由陰谷偷襲鄴城的計劃,運氣成分還是占了一多半!若不是他提前經過陰谷這條道路,又安能推測到魏延偷襲鄴城的陰謀?”

曹操心有余悸的感慨道:“也幸虧朕派遣範離到平原輔佐妙才,偶然經過陰谷這條道路方才識破了魏延的詭計,否則只怕很可能會被魏延順著陰谷兵臨鄴城門外,導致局面對我大魏越來越不利!”

郭嘉卻一臉不屑的道:“魏延由陰谷偷襲鄴城的計劃雖然足夠大膽,足夠出人預料,但在嘉看來不過是自尋死路,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郭嘉在貶低魏延的同時,間接的也把範蠡的戰功弱化了,範增頓時有些不樂意了:“奉孝此言未免有些太武斷了吧?雖然我不認為範離的功勞足夠大,但如果沒有陰谷之戰,有很大的可能會被魏延兵臨國都城下。”

郭嘉束手而立,目光中全是不屑之色:“鄴城內有太子坐鎮,滿寵、朱靈、路昭等人輔佐,還有兩萬兵馬,再動員各士族家的門客、家丁上城防禦,隨隨便便就能集合三四萬人,憑魏延的區區兩三萬人馬,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支撐到曹子孝或者夏侯妙才分兵救援,這魏延遲早都是全軍覆沒的局面。”

“誰說魏延只有兩三萬人馬?夏侯妙才在捷報裏面說了,陰谷之戰總共殲滅了四萬兩千七百多漢軍,並將主將魏延俘獲。若是被這樣的一股兵馬直抵鄴城門外,定然影響巨大,導致我大魏軍心動蕩吧?”範增拿著夏侯淵的捷報,把陰谷之戰準確的殲敵數量念誦了一遍。

郭嘉冷笑一聲:“四萬兩千三百多?恐怕這裏面虛報的水分至少接近兩萬吧?樂義、範離吹噓了一頓,夏侯妙才又吹了一點,殲敵數量就翻番了。”

曹操在心裏嘆息一聲:“唉……奉孝還是年輕啊,連續兩次遭到劉辯父子羞辱,性格已經變得有些憤世嫉俗了。看破不說破才是聰明的處世之道,朕難道就不知道戰報裏面有虛報戰功的水分麽?”

但對於現在的曹魏來說,急需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如果不會引人懷疑的話,曹操甚至不介意範、樂二人把殲敵的數量吹噓成二十萬。只是魏延手中兵力最多的時候才掌控了四萬出頭的兵馬,吹噓的過於厲害了反而會讓人覺得太假,因此四萬多人是個恰到好處的數字,既不會引人懷疑又可以最大程度的鼓舞士氣,振奮軍心!

“或許樂義與範離這樣做,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並非是二人貪功虛報,只是為了鼓舞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