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宿命難逃

這個時期的日本雖然不像戰國時期遍地諸侯,但各町都擁有自己的地方武裝,挖掘個地道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因此織田信長並不見疑。

聽了明智光秀的話,滿臉喜悅的撫須大笑:“看來天無絕人之路啊,馬上帶我去查看。只要能把我們的舊部帶出包圍圈,就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織田信長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出這片丘陵地帶,說起來也是倒黴,從江戶到歧阜東西綿延四百多裏路程,大部分都是海拔幾十米的平原,只有山梨縣東北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四十多萬日軍偏偏就被包圍在這片地區。

如果被包圍的地點再向南移動五十裏,或者再向北移動五十裏,腳下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織田信長可以帶著手下的精銳狼奔豕突,隨心所欲的逃命。別說十五萬漢軍圍不住他們,就是五十萬也未必能夠圍住,因為遍地都是道路。

可該死的漢軍卻不偏不倚的把自己麾下的“大軍”圍困在了這片丘陵地帶,將所有的道路與山隘全部堵死,並居高臨下的占據了周遭山嶺,將四十多萬日軍牢牢困死。

當然,換個角度來看,這更加說明了漢將的牛逼之處,簡直是算無遺策,三個兵團密切配合,恰到好處的把日軍圍困在了這片丘陵之中。

織田信長相信,四十多萬日軍被圍困於此,絕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而是公孫齊與陸遜、戚繼光等人精心算計之後才出現的局面,可以說從一開始自己就被漢將在牽著鼻子走。

想到這裏,織田信長心中彌漫著一股難以描述的悲哀,與如此強大的對手作戰,注定了自己沒有勝算,失敗只是遲早的事情。

而現在明智光秀竟然在野王町發現了秘密地道,對於織田信長簡直就是即將溺亡之前的一根救命稻草,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

“快點帶路,如果這條密道可以通行,天黑之後我們就率領舊部秘密逃離,把老弱病殘留下吸引漢軍。”織田信長霍然起身,從親兵手裏接過馬韁,就要翻身上馬。

相比亢奮的織田信長,年輕的伊達政宗更加冷靜,手撫佩劍詢問明智光秀:“各町有地道與箭樓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但讓我納悶的是野王町的地道為何長達十余裏,而一般的地道只有三五裏左右?”

明智光秀露出不耐煩之色,冷哼一聲:“這地道斑駁陸離,青苔叢生,看上去至少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能不能走通還不一定。你問我我卻又去問誰,只能說建造這座地道的人料事如神,深謀遠慮。”

織田信長急忙阻止了伊達政宗:“先人的智慧並不輸給我們,或許前輩們早就看穿了這片地方是整個關東平原最適合埋伏的場所,所以才修建了這條逃生密道,以備不時之需。也有可能是天照大神在冥冥之中保佑我們,指給了光秀一條逃生的道路也不一定!”

織田信長嘴裏所說的“天照大神”是傳說中日本天皇的始祖,傳說是他建立了日本,其地位與中國歷史上的黃帝相當。日本人對天照大神的尊敬幾乎等同於基督教徒對耶穌的崇拜,伊斯蘭教徒對穆罕默德的崇拜,在日本百姓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威望。

既然織田信長此刻都把“天照大神”搬了出來,伊達政宗也只好打消自己的疑慮,提醒信長道:“末將現在就開始挑選精銳,吃飽喝足只等天黑。如果關白大人去看看地道走不通,請馬上歸來,末將就算拼死也要沖開一條血路掩護關白大人突圍!”

“政宗在這裏約束將士們等我的好消息吧!”織田信長翻身上馬,帶了兩百多名親兵,在明智光秀的引領下朝野王町疾馳而去。

在日本國內,“町”就是鄉鎮的聚集地,一般都在方圓四五裏左右,人口從一兩千到三五千不等。而明智光秀所說的“野王町”是個中型鄉鎮,距離織田信長主力大軍屯駐的地點大約十五裏左右的樣子。

四十多萬日本人被壓縮在方圓數十裏的範圍之內,遍地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頭,呼兒喚女,扶老攜幼者隨處可見,根本不用漢軍發起進攻就已經亂作一團。

這讓奉命前來擔任隊長、都尉的日兵感到無可奈何,軍紀在這裏根本不起作用,法不責眾,自己拿軍法來處置誰?無奈之下也只能混在人群中自暴自棄,能多活一刻算一刻。

織田信長在親兵的簇擁下策馬狂奔,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巨大的錯誤,用這樣的“軍隊”來對抗東漢的虎狼之師,簡直就是白送人頭,白白給公孫齊積累軍功。

遠處的山嶺上依稀能夠看到飄揚的漢軍旗幟,蟻群一般的漢軍弓弩手正在山嶺上蓄勢以待,想要靠著這些老弱病殘突圍,何異於癡人說夢?

二百多匹戰馬雷鳴般飛奔,卷起一片塵土,嚇得剛剛招募了不久的士兵紛紛逃竄,慌忙不叠的給關白大人讓路。等織田信長過去之後不免有人在背後戳著脊梁骨大罵,算是被這個無謀之輩害死了,但願老天讓他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