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龍團勝雪(第2/4頁)

“既然徐員外和馬員外盛情難卻,本官就不客氣了。”夏祥連推辭一下的意思都沒有,直接就笑納了,也是他心裏清楚,徐望山和馬清源如此直截了當地登門拜訪,他再推脫就是矯情了,何況徐望山和馬清源有意在他面前流露出和他一見如故的熱絡,他豈能不投桃報李?

“哈哈,夏縣尊的性子,深合我意。”徐望山一拍大腿,手中扇子敲擊桌子,“不瞞縣尊,我和清源前來拜訪,是有事相求。”

有事相求就對了,如果二人只是前來送茶送建盞,不說事情就走了,反倒會讓夏祥心中放不下,更何況二人又是直爽的性子。

“何來相求一說?徐員外和馬員外有事,盡管開口。”夏祥微微一笑,拿出了一縣之尊的權威,“只要不違背天理人情禮法,本官自當鼎力相助。”

“怎會違背天理人情禮法?夏縣尊,我和清源兄都是講究人。”徐望山搓了搓肥肥的雙手,朝馬清源眨了眨眼睛,繼續說道,“事情還是因新法而起……”

“新法?”夏祥微微一皺眉頭,想起了滹沱河船家的遭遇,心中一沉,“說下去。”

“本來官家的新法是為了百姓著想,是好心,可惜到了下面,卻成了好心辦壞事。”徐望山還是習慣性稱呼皇上為官家,既親切又不失尊敬,“候相公想必也是為了朝廷稅收,兼顧救濟災荒之年欠收的農戶,可問題是,真定地處中原,西有太行山遮擋風沙,又有滹沱河貫穿而過,沃野千裏,良田萬傾,連年來風調雨順,非但不會欠收,還多有增收。雖去年前年小有旱澇之災,也只有十之一二的農戶欠收,大多農戶就算沒有增收,也沒有欠收,足夠一年之用。”

馬清源接過話頭,嘆息一聲說道:“新法的本意是讓欠收的農戶向官府借貸青苗,待來年豐收後歸還,但地方官府為了多收稅收,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增收欠收,不管是否需要借貸,一律強行按照人頭分發下去,待來年再按照三成甚至四成的利息連本帶息收回。欠收的農戶還好說,官府的借貸有救急之用,來年多償還一些也是應當。但沒有欠收的農戶,並不需要借貸,卻被強行要求借貸,如此多支出了三四成收入,相當於減收了三四成。”

“是呀是呀,問題還在於,明明新法規定的是只收取二成的利息,但在下面層層剝奪,又加了二成,農戶如何承受得起?新法推行幾年來,別的地方是怎樣的情形,我未曾親眼所見,但在真定一地,已有上千農戶被新法所害,不得已賣掉了土地,流離失所,從此成了流民。”徐望山緊握拳頭,痛心疾首地說道,“官家遠在京城,深居皇宮之中,怎知民間百姓疾苦?多少農戶因新法賣地賣房甚至賣兒賣女,對官家怨聲載道,以為是官家害了他們……”

若不是夏祥之前有過在滹沱河上和船家的一番對話,他直接到真定縣衙走馬上任,方才徐望山和馬清源的一番話,他還無法相信。好在他上任之前先暗中走訪了一番,才得以了解了真正的民間疾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夏祥始終認為,知行合一才是大道。

不過夏祥尚不清楚徐望山和馬清源到底想要什麽,新法主要是向農戶借貸,並不涉及到如徐望山和馬清源一般的大戶人家。大戶人家都有余糧,即使欠收,也無須借貸便可度過荒年。官府也並不會強迫大戶人家借貸,相反,官府還需要借助大戶人家之力,提供新苗、種糧或是錢物。

若說徐望山和馬清源是替百姓著想,夏祥倒也相信。當地世家,久居此地,世代為鄰為親,難免沾親帶故,無論親情遠近,都是鄉裏鄉親,自然而然會心生照拂之意。

夏祥沉吟片刻,拿起建盞端詳幾下,又輕輕放下,問道:“徐員外、馬員外,新法在推行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紕漏,本官任上,會嚴查強行借貸之事。”

見夏祥說話滴水不漏,徐望山和馬清源對視一眼,二人迅速交換了一下眼神,知道在夏祥面前不必藏著掖著,只管有一說一便是。

“夏縣尊,我和清源是為民請命,為真定的鄉親父老,為官家名聲,特請夏縣尊在真定廢除新法!”徐望山和馬清源同時起身,二人鄭重其事地朝夏祥深施一禮,“還望夏縣尊憐憫真定十萬戶黎民百姓,再長此下去,真定每年都要有上千戶農戶成為流民。流民無地可種無家可歸,早晚必成大患。”

夏祥起身,肅然正容:“徐員外、馬員外,你二人有如此天下為公的胸懷,本官敬佩。只不過廢除新法一事,事關重大,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