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次相逢(第2/2頁)

一連串的大帽子扣過去,朱棣終於有了反應。

錦衣衛也好,文官也罷,跟他都沒啥關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朱棣的可不是不懂規矩的人。

唯獨涉及到軍務,這是燕王的分內之事。

弄不好,朱元璋那裏沒法交代!

“王參議,是怎麽回事?”朱棣帶著怒氣詢問。

那個王參議氣急敗壞,立刻否認道:“燕王殿下,此人胡說八道,他陷害下官!”

“陷害與否,看看聖旨就知道了!殿下自有公斷!”劉淳厲聲說道。

朱棣深吸口氣,對王參議道:“既然如此,就把旨意給本王!”

王參議遲疑了一下,才把旨意掏出來,交給朱棣。他現在也十分納悶,自己並沒有當眾宣讀旨意,他只是給了朱千戶,然後又拿了回來,朱千戶都沒看出問題,這個小子又是如何發覺問題的?

朱棣展開了旨意,他快速瀏覽了一遍,果然,旨意上是說廢掉錦衣衛,將詔獄歸還刑部,各地方衙門,比照辦理。

這道旨意確實有文章可做,假如是內地的錦衣衛,只負責監察軍民人等,直接廢了就是,可邊地的錦衣衛,有雙重使命,就不好辦了!

朱棣當了七年的藩王,又隨軍出征塞外,他心裏跟明鏡似的。王參議這麽幹,是越權了。問題是他怎麽敢,誰給他的膽子?

廢除錦衣衛,是大哥朱標的意思。

而朱標早早成為太子,又拜宋濂為師,深得文官的擁戴,偏巧宋濂又是被胡惟庸案牽連,遭了錦衣衛的毒手……把這些事情串起來,朱棣就清楚了,有人是想落井下石,狠狠收拾錦衣衛出氣。

他們覺得有太子撐腰,就可以為所欲為。

坦白講,朱棣是不願意得罪太子的,他也得罪不起!

可問題是今天文官拿著似是而非的旨意,就敢到錦衣衛抓人封衙,明天,他們就敢跟自己這個燕王叫板!

更何況,這裏面還牽連著對北元用兵大事,朱棣覺得,父皇要是知道,也未必答應!

朱棣沉吟了片刻,“王參議,你奉旨行事,自然是沒有錯的。不過北平的情形和別處不同。你也清楚,陛下前番降旨,要囤積糧草,擇機掃蕩北元!值此緊要關頭,務必小心謹慎。這樣吧,暫時先封了衙門,讓這些錦衣衛暫居軍營,本王給父皇上書,當然,你也可以上本,把事情說清楚,等候旨意裁處,如何?”

明初的藩王,都是老朱的兒子,皇天貴胄,囂張跋扈。可朱棣卻是個例外,語氣溫和,彬彬有禮。

只不過仔細聽他的話,卻是比疾言厲色,更加恐怖三分!

文官不是能扣帽子嗎,本王也會,而且比你們更熟練。

把這事情推給了朱元璋,既顯示了朱棣的份量,又不至於惡了太子朱標。總之是進退自如,刀切豆腐兩面光。

劉淳算是見識了未來永樂大帝的手段,這家夥可不是個莽夫!

劉淳正在琢磨著下一步要怎麽辦,王參議不敢跟朱棣叫板,只能帶著人離開。其他的錦衣衛,幾乎個個帶傷,大家眼中含淚,把朱千戶的屍體小心翼翼抱起來,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哭聲一片,比沒了娘的孩子還慘!

朱棣嘆了口氣,身為藩王,他不能跟錦衣衛攪在一起,這幫人如何傷心,他也是愛莫能助。一轉頭的功夫,正好看到了劉淳!

朱棣的眼中閃過一絲兇戾,“來人,把他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