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9章 普世價值(2)

泥靡幾乎是在懵懵懂懂之中,就被張越和幾個大鴻臚官吏,穿上了他從前一直抗拒,甚至認為是‘無用之物’‘拖累’的博冠寬袍。

絳黑色的漢服穿在身上,華麗的冠帽,束縛住頭發。

還別說……

真有些舒服!

哪怕是在冬季的嚴寒氣溫下,他也感覺到,好像身體似乎都要暖和起來了!

泥靡不明白,這是什麽情況?

但,他也終究沒有阻止和拒絕。

反而是低下頭,看了看身上的裝飾。

不知為何,泥靡心裏面忽然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

“這漢朝的衣服,好像還挺威武的!”他微微的提了提綬帶,沒有想象中的麻煩,反而多了些意料之外的驚喜,似乎,真正的大人物、勇士,就該穿這樣的服裝!

還沒來得及再想,張越就已經持著天子節,大步向前了。

泥靡楞了片刻,然後就不由自主的跟上前去。

整個使團,隨即就尾隨在後。

張越回頭看了一眼,就笑而不語。

……

兩個時辰之後,張越就帶著烏孫使團,蕭關以東五十裏處的一個河灣。

滾滾涇水河,經此向南,流向下遊的渭河平原,並最終與渭河匯流,注入黃河。

而在這個河道轉向的河灣處,是秦漢兩代少府在關中最重要的生鐵冶煉基地。

年產生鐵將近十萬斤,約合二十五噸。

這在西元前,確實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至少可以吊打除中國外的全世界!

只是靠近此地,就能看到,滾滾濃煙沖天而起,數十座冶鐵豎爐,拔地而起。

其景象,頗有些類似後世大煉鋼鐵時的某個偏遠鄉鎮趕工搭建起來的土高爐。

當然,在某些技術上,可能會存在差異。

但總的來說,相似度非常高!

後世的考古發現,也能佐證這一點。

譬如從古滎鎮出土的西漢晚期豎爐遺址,經過復原後高四點五米,長軸四米,短軸也有兩米,有效容積超過了五十立方米,更有大量使用石英砂燒制的耐火磚,采用了石灰石為助燃劑。

這樣的超級豎爐,鑄鐵每日產量甚至可能達到一噸的極限值!

當然,漢室冶鐵業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產量。

而是原料!

露天可以開采的鐵礦石越來越少,人們只能冒險去開采地表之下的鐵礦。

張越回頭看了看緊隨自己身後的烏孫小昆莫,輕聲道:“請吧,使者!”

泥靡卻是有些驚疑看著眼前的這個遠超他所能想象的冶煉基地,遲疑的問道:“這裏是?”

“一個能給使者一些啟示的地方!”張越輕聲說道。

泥靡聽完翻譯的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然後就跟上張越的步伐,走向前方的作坊。

而跟隨其後的烏孫使團成員們,則一邊議論,一邊跟上前來。

對於他們來說,眼前的這個噴吐著黑煙的古怪地方,實在是太神奇了!

他們甚至無法想象,這個世界能存在這樣的建築?

而當他們步入被圍墻與姍欄圍堵起來的工坊內部後,熱浪立刻就席卷而來。

眼前的景象,更是驚呆了他們所有人。

漢匈全面戰爭爆發後,軍事上的需求,已經使得漢家少府的冶鐵技術,不得不提升起來!

更好的冶煉技術,更耐高溫的耐火磚,更有效率的冶煉方法以及更快速的礦石篩選法,都被不斷總結出來。

只是,因為沒有一個系統的負責技術升級的制度和機構。

故而,這些因為戰爭催生出來的無數技術和新型工具,一直在進步和退化之中徘徊。

即使如此,這個工坊的景象,也足夠嚇人了!

一座座豎爐,依山而建。

巨大的熔爐,冒著滾滾濃煙,流出赤紅的鐵水。

數輛大型水車緩緩轉動,帶動著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將鼓囊吹起,把空氣送入熔爐內部。

每一座豎爐之前,都排列著長龍。

數以百計的工匠和工人,揮汗如雨,將新鮮出爐的鑄鐵,進行各種加工。

這一切像極了一副浮世繪。

整個烏孫使團,都處於震撼之中。

泥靡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驚呼出聲:“這裏是煉鐵之所?!”

他曾在匈奴的趙信城和衛律城內,見過匈奴人建造的冶鐵作坊。

匈奴人冶鐵,和烏孫人、大宛人、康居人冶煉青銅,沒有多少區別。

就是將鐵礦石用人工敲碎,然後與木炭一起放入一個簡單的安置於地表的坩爐之中。

隨著火焰的升起,鐵礦石與木炭一起燃燒,最終得到一些塊狀的生鐵塊。

然後,由十幾個壯漢反復鍛打,得到一塊質量較好的鐵,再以之加工成為各種武器。

所以,他對鐵這種金屬,非常不以為然,覺得,要不是烏孫沒有鐵礦,分分鐘也可以生產大量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