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天命難違

第二天一早,劉進便帶著人,提著許多禮物,專程來到石渠閣前。

老太史司馬遷,早已率人在門口等候。

“老臣……”已是白發蒼蒼,垂垂老矣的太史令,來到劉進面前,躬身下拜:“拜見太孫殿下……”

“老太史快快請起……”劉進立刻上前,扶起這位德高望重的太史令:“孤安敢當老太史之拜?!”

說著劉進就攙扶著司馬遷,一起走入這石渠閣內。

“老臣這裏簡陋,還望太孫殿下莫要嫌棄……”司馬遷彎著腰,將劉進請到上首,堅持讓其坐下來,然後問道:“不知道太孫殿下,今日忽然登門,可是有什麽事情用的上老臣的……”

劉進聞言,連忙稽首作揖,道:“不瞞老太史,孤今日冒昧登門,確有事情想向老太史求助……”

“殿下請說……”司馬遷道:“能幫到殿下,這是老臣的福氣啊……”

劉進於是長身而拜,道:“孤曾聞: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近來朝政多變,國家多事,孤心有戚戚然,故此來求助老太史,求教古今之事,還望老太史不吝賜教!”

司馬遷聽著劉進的話,忽然呵呵的笑了起來:“此言,必是英候所出吧……”

“老太史也知道張卿?”劉進奇了。

“老臣雖然在這石渠閣之中修史,閉門不出,但修史之事,怎麽能閉門造車呢?必引各方之說,問內外之言也……”司馬遷笑著道:“似英候這等英雄,老臣豈能不知?”

劉進聽著,微微點頭,便聽司馬遷道:“古者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罷了,鏡於人,則知吉與兇……英候……果大丈夫也!”

劉進聽著,眼前一亮,拜道:“老太史之言,亦不差分毫!”

“君子不鏡於水,非老臣所言也……”司馬遷笑著搖頭:“此子墨子之言也!”

“故老臣才言,英候,大丈夫也!”

劉進聞言,若有所思,然後長身拜道:“老太史高風亮節,孤深敬之也!”

司馬遷卻仿佛沒有聽到劉進的話一樣,只是自顧自的道:“墨家之德,別於百家,其以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故其尊卑無別,尚義而輕死,所以其道衰,凋零至今,已是回天無術……英候能采墨家之術而用之於儒者,也算是給子墨子留下了一絲希望吧……”

劉進聽著司馬遷的話,自然知道,這位老太史似有所指。

司馬遷看著劉進,忽然笑道:“老臣老朽,總是喜歡絮叨,望殿下海涵……”

劉進連忙拜道:“豈敢,願聽老太史之言!”

司馬遷和他的家族,可是漢家最著名的史家,其家族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宗周的周宣王時期,在那個時候,司馬遷的祖先就已是宣王的史官。

宗周傾覆後,司馬氏散落天下,其中一支流落到秦國,成為司馬遷這一支的先祖。

秦國名將司馬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司馬錯之子司馬靳,乃秦武安君白起之心腹,是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卒的直接指揮者。

眼前這位太史令,就是司馬靳的五世孫。

其與乃父已故太史令司馬談,為漢史官加起來將近七十年之久,橫跨了自太宗迄今的歲月。

所以,面對司馬遷,這位白發蒼蒼,腰背皆彎,滿臉皺紋,牙齒都快掉光了的老太史。

劉進感覺,就像歷史活了過來一樣。

厚重的滄桑與恢弘的史詩,仿佛在眼前展開。

他隱約有種感覺,自宗周迄今的歷史典故與人物,若司馬遷都不知道,那麽這個世界就沒有人能清楚了。

於是,劉進長身再拜:“願聽老太史良言!”

司馬遷於是臨襟正坐,對劉進道:“殿下想知道什麽呢?”

劉進沒有急著發問,而是先對左右吩咐了一聲:“爾等皆退下,屏蔽左右,勿使人來擾孤與老太史!”

“諾!”忠心耿耿的太孫侍從們於是立刻盡數退出,順便將在這石渠閣內的文吏與宦官統統趕了出去,接著將門窗全部關上。

到這時,劉進才問道:“敢問老太史,以您之見,今之國家,史書之上可有相似之時?”

司馬遷聽著,呵呵的笑了笑,問道:“殿下欲問君?還是欲問臣?”

劉進問道:“君如何?!”

“齊恒、祖龍……”司馬遷毫不避諱的道:“自高帝以來,漢受匈奴之辱,諸夏為夷狄所制,此與齊恒之前之中國何其相似?齊恒之尊王攘夷,當今之大復仇,亦相似頗多……”

“而祖龍統六合,車同軌,書同文,一度量,當今禦六合,廢諸侯之權,自設內朝,政令決於壹心……”

劉進聽著這話,只覺心驚膽戰,毛骨悚然。

齊恒、祖龍,自然都是不世之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