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鐵廠(第2/2頁)

“廢鐵不適合鑄炮?”

戴蒼詫異的看著經略使,於工部中曾主持過鑄炮的他,立即反問道。

“軍門,以下官所知,這廢鐵最適合鑄炮,因為其價格極低,且數量充足,若是以鐵廠煉鐵,這一年所鑄至只能得炮數十門……”

對於戴蒼的反問,朱明忠並沒有解釋什麽,有很多事情無需解釋,即便是解釋了,他又豈能聽得懂?

走到一座高達數丈的煤山前,朱明忠拿起一塊煤,既然不拿起來,也可以看出這些煤是煙煤,如果是無煙煤的話,表面上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發亮泛白,至於這煙煤,則沒有絲毫光澤。

借著陽光中可以看到這些煤中含有很多雜質,朱明忠沉思片刻。

“神器譜中所述,制銃需以閩鐵為主,因閩鐵以炭火煉治,國朝煉鐵皆以煤為主,只有閩省因山上林木極多,且無煤,而多以木炭煉鐵,所以閩鐵質優,最適合制銃,至於這煤中,你看這煤中的雜質?”

指著煤堆中的露出的雜質,這些煤中含有煤矸石和礦渣以及灰土,當然更為有害的是無法用眼睛分辨出來的硫、磷等雜質,也正因如此,在後世煤炭開采出來之後,會經過一道洗煤工藝,洗去其中的雜質。

“這煤中的雜質在煉鐵時會滲入鐵水之中,從而影響鐵水的質量,如此自然不適合鑄炮。”

“經略,這……這清河地處平原,四周無山,若是用木炭煉鐵,這木炭又從何而來?既便是這清河有幾座炭廠,制炭的木料也不過是拆毀的舊船以及船廠廢料,每年所絕對不夠煉鐵所需……”

戴蒼的語氣顯得有些無奈。

“古往今來,中原煉鐵原本用炭,後來改用煤,皆是因為木炭不足,如此方才改用石炭,若無石炭,只恐怕這鐵廠只能停產。”

“所以,煉鐵終究還是要用煤啊!煤比木炭的火力強而持久,可以得更高的溫度,可以說再適合煉鐵不過,不過用煤煉鐵還需要幾道工藝的處理,並不能直接煉鐵。有鐵鍋嗎?找幾口鐵鍋過來!”

很快,幾口大鐵鍋就被架在河邊,一桶桶河水被倒進鍋中,在戴蒼等人的不解中,朱明忠命人將成筐的煤倒入鐵鍋中,然後對工匠吩咐道。

“用鐵鏟攪拌,就像是炒菜一樣,對,就是這樣……”

在朱明忠的講解中,那些工匠不停的攪拌著鍋中的煤,那鍋中的水越來越渾濁,隨後又被倒入另一口鍋中,繼續攪拌,這就是土法洗煤,對於這種原始的洗煤技術,朱明忠只是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些紀錄照片,在21世紀的北方礦區,生活著數以十萬計的洗煤工,他們往往是由兩個人,三四口大鐵鍋,用鐵鏟攪拌,篩子打撈,把煤矸石和礦渣從原煤中分離,淘洗出優質煤核,通過這種手工操作方式,從大量的原煤中淘洗出黝黑的烏金。洗好的精煤,按照較高的價格出售給冶煉企業。盡管在21世紀大型的礦山都建成了自動化的洗煤廠,淘汰了原始的土法洗煤。這個產業成為了夕陽產業。但就是這種原始的手工作業,幾乎支撐著後世中國冶金的半壁江山。而現在這種土法洗煤自然能夠支撐起這個時代與後世相比不值一提的冶金業。

河邊的幾口大鍋邊,幾名工匠在那裏不斷的重復著同樣的動作:大鍋注水、鐵鏟攪拌,篩選出煤。相比之前含有大量雜質的煤,這些煤似乎幹凈的許多,被洗去的不僅僅是雙眼能夠看到的灰土,而且還能夠降低灰分和硫分含量,而這才是可以用於冶金的精煤。

“經略,現在這些煤,便可以直接用於煉鐵了嗎?”

看著已經洗出的上千斤精煤,戴蒼有些疑惑的問道。煤需要加以清洗,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聽經略之前的講述,似乎也有幾分道理。

“暫時還不行……”

搖搖頭,朱明忠又問道。

“葭湄,之前你說,這清河有炭廠?這炭廠在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