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回家(第2/2頁)

“你是說經略設計的軍艦嗎?”

史司的話讓張迪立即開口說道。

“其實,我並不怎麽看好經略設計的那型軍艦,他太重了,雖說他裝備30門18斤炮和14門九斤,憑借這44門炮,尤其是那30門與24磅炮同等威力的18斤炮,它盡管擁有強大的火力,任何裝備12磅、18磅炮的軍艦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他相比於擁有百門炮的戰鬥艦,其火力總歸還是太過弱小了……”

因為一直參與軍艦的建造以及火炮鑄造,所以張迪對於水軍的軍艦非常了解,甚至還因為水軍並不了解新式的軍艦,他還直接上船與水軍的官兵一同訓練,訓練他們掌握新式的索具、火炮,但也正因為了解造船,同樣了解水軍,所以他才不贊同造那樣的軍艦。

“史司,你看這幾艘船一共才運來多少木料,即便是咱們混雜上榆木和其它的木料,才能造幾艘那樣的軍艦?現在咱們需要的是數量盡可能多的軍艦,而不是幾艘看似強大,但實際上根本沒有必要的厚板重炮艦,至少眼下沒有這個必要,要知道,一艘那樣的軍艦,耗費的木料可能是伏波號的幾倍,而且建造起來,同樣也是廢工廢時!”

盡可能多的軍艦!

這是張迪的想法,他的這個想法更符合建設海軍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更符合實際,畢竟,現在海軍只是初建,需要在短時間內建造數量足夠多的軍艦。

而航速快、機動靈活的三桅巡航艦,本就適合忠義軍,只是現在,經略拿出的那份圖紙,讓張迪下意識的有些抵觸,不是因為其它,而是因它“太過強大”,甚至完全沒有必要。

“別說是24磅炮,即便是18磅炮,在東亞的大海上,也是無敵的存在,18磅、12磅,甚至就連9磅炮也行,就足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了,我們需要的不是幾艘幾千噸的大型三桅巡航艦,而是幾十艘幾百噸的家夥,至少眼下是這樣,對沒錯……”

看著船上搭載的木料,又朝著船廠的方向的看去,張迪沉思片刻,然後對史司說道。

“就是這樣,也許,我們應該借鑒一下經略設計的那艘軍艦的艦形,然後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建造它,它的噸位控制在700噸至800噸……”

作為史司的半個學生,張迪並沒有用傳統的“料”作為船舶的單位,而是改用噸,當然,這是受史司的影響,不過過相比於料,或許“ton”更為合適一些。

“而且,我們現在的造船能力也非常有限……”

凝視著船廠,盡管清河船廠有數千工匠,但是總歸還是有限的,畢竟他們只是剛剛開始建造西式的軍艦。

“其實,我更希望,如果可能的話,我們也許可以在台灣建造部分軍艦,上次台灣回來的船上運的檜木,雖說性能不及橡木,但勉強也適合造船,即便是在歐洲,有時候海軍為了節約經費或者橡木數量不足的,也會用冷杉等木材建造軍艦,當然,它們的性能稍次,但是其價格低廉,木材來源廣泛,可以滿足基本的需要,也許,我們可以用最好的木材去建造一些主力艦,然後用質量稍次的木材去建造非主力艦,甚至……”

相比於大陸,台灣有著密集的山林,在基隆附近的森林中,盡是數之不盡巨大的蒼天古樹,以至於在遠征隊派回來的船只中,特意帶回來了一些木料,以便船廠對木料進行檢查,決定其是否適合用來造船。松木被直接否決了,只有略硬的與柏木類似的檜木被勉強接受,可以用來建造商船。

突然,史司的話聲猛然一頓,他像是想到什麽似的,看著張迪說道。

“也許,我們可以在基隆建立一個新的船廠,在那裏建造商船以及次一等的軍艦,當然,後者需要艦隊的同意!”

史司的建議,讓張迪長嘆道。

“關鍵還是經略啊!不過,也許,我們可以建議經略同意建造一批武裝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