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化學(第2/3頁)

也正因為如此,拉發手榴彈就成了提高忠義軍戰鬥力的關鍵所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的重要性不遜於燧發槍。

但是,朱明忠顯然忽視了17世紀化學的落後,更何況他本身還不是化學專業。

“要是實在不行,就用雷汞,用翻板擊針的手榴彈!”

口中這麽嘀咕著,朱明忠暗自尋思著,也許相比於氯酸鉀,前者更為簡單一些。不過他並沒有放棄制造氯酸鉀的嘗試,盡管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制造出了雷汞,但是雷汞的途總是太過單一,而且即便是翻板擊針的擊發藥,同樣也需要氯鉀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減少雷汞的用量,來取代氯酸鉀,可同樣也會降低發火率,所以氯酸鉀就成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當然氯酸鉀的用途除了制造手榴彈以及火炮的拉火管之外,還可以制造火柴以及其他很多工業品。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來充當高能炸藥——用桐油等植物油鈍化的氯酸鉀,爆炸威力不遜於硝酸銨炸藥,其威力遠超過普通黑火藥。雖說硝酸甘油加矽藻土炸藥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相比於氯酸鉀,前者的生產實在太過危險,而後者的生產相對簡單,而且更為安全。

不過在對爆炸物的需求並不是太過迫切的現階段,原料進一步純化、配方更為科學的黑火藥,完全可以滿足手榴彈以及炮彈的需求。

只要解決了拉火管!

部隊的戰鬥力就可以得到質的提高。

而前提就是需要解決氯酸鉀的生產!

不解決這個問題,一切都只是空談。

化學實驗室從來都是枯燥而且乏味的,在進行著實驗室的時候,朱明忠偶爾會和他的實驗室助手討論一些化學方面的知識,他們是清河書院裏的學生,一直以來,他往往喜歡通過這種方式來傳播他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在這個化學尚未被定義為科學的時代,這些看似基礎的化學知識,極有可能改變整個化學史。

對於這一切,朱明忠自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時候,只需要種下一粒種子,而這些種子最終會自己慢慢發芽,最終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成長成為一棵大樹。

在實驗室室中忙活了一天之後,搭乘馬車回到書院的周伯奇並沒有像同行的同學一樣回到宿舍,而是去了實驗室室,在實驗室室中,他又一次研究起了他的那個反光暗箱,自從幾個月前,於圖書館中看到《墨經》之後,他便一發不可收拾的癡迷於這一技術之中,而他通過圖書館中編譯的另外幾部西洋書籍中,為暗箱增加了雙凸透鏡以及光圈,從而得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他據此設計制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這種暗箱可以用於幫助繪畫。

但是,對於這一切,周伯奇並不怎麽滿意,除了繪畫者根本就不需要暗箱的輔助外,更為重要的是,他需要一種特殊的原料,來達成目的。

“怎麽樣才能把光留下來?”

又一次,看著暗盒中影像,周伯奇自言自語著,他的眉頭緊皺成了一團,腦海中無數個念頭在那裏翻滾著,但是卻沒有一個成型的念頭,或者說,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幫助,我幫助他把那些畫面保存下來。

通過過去幾個月的思索以及試驗。周伯奇已經知道,這世間的自然萬物可以以“光”的形勢,顯示在這暗盒之中,但是暗盒中的光卻無法保存,也正因如此,想要保存這些圖像,就必須要保存光,但如何保存住光?

在他所看過的書本之中,從不曾有過答案,甚至在過去也從來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這並不妨礙,周伯奇現在去考慮這個問題。然後每日進行一些外人眼中有些“奇思妙想不切實際”的實驗室,他相信保存光的秘密,就一定在那些化學實驗之中,通過不斷的試驗,也許他可以找到答案。而且答案肯定就在那些瓶瓶罐罐之中,對此他從不曾懷疑過,甚至他現在已經記錄下了成百上千個化學實驗報告,當然,也經歷了成百上千次失敗。

不知不覺間,又一次體會了多次失敗之後,周伯奇已經在實驗室室中呆到了深夜,當他吹滅蠟燭離開了實驗室室,回到宿舍的時候,不過是剛一進門,就聽到還沒有睡覺的室友問道。

“征君,怎麽今天又這麽晚?”

劉海棠知道好友一直以來都沉迷於那些試驗之中,沉迷於那個有些虛幻縹緲的實驗裏無法自拔。

“嗯,”

周伯奇一邊點頭,一邊脫著衣服,他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疲憊,畢竟已經忙活了一天。

“怎麽樣,今天有沒有什麽進展?”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甚至周伯奇壓根就沒有回答,而這個時候,尚未入睡的劉海堂則在一旁好奇的問道,盡管在他看來那個事業有些太過虛無縹緲,但難免還是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