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人心不足(第3/4頁)

現在大敵當前,尚可聯手對敵,可待到將來北伐成功之後呢?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私心,李子淵有他自己的私心,鄭成功也有他自己的私心,即便是張煌言同樣也有私心。

現在他們固然可以在永歷朝廷的大旗之下共同抗清。但是一旦抗清大業完成,到時候他們就必須面對一個問題。是繼續支持一個外人,扶植起來的朝廷,還是另做打算。

盡管這種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是,這種是無法避免的。畢竟他們都是領兵大將。而朝廷——他們對於皇上以及朝廷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是為了自保,有些問題他們也必須要加以考慮。

面對羅綸的提醒,張煌言整個人都陷入沉默之中,他知道,這件事情必須要進行妥善的處置,如若不然的話,恐怕只會後患無窮。甚至很有可能再次挑起大明內部的內訌。從而導致中興大業的盡毀。

“少司馬,若不然,屬下願意領兵去武昌擒拿此賊!”

羅綸的話音剛落,張煌言便搖頭說道。

“萬萬不可用兵,若是今日我等對李子淵用兵之後,無疑就等於再啟內哄之戰端,那麽今天的大好局就會功虧一簣,他日我大明諸將必會再以武論是非,如此豈不正是重演當年之慘禍?”

張煌言搖著頭,斷然拒絕了羅綸的提議。姑且不說現在他麾下的精銳已經完全為李子淵帶走,羅倫領兵不一定能打得過對方。就是從起戰爭的影響,他也不願意看到。畢竟大明再也內訌不起了。

“張某絕不可會為大明中興的罪人!”

嘴上這麽說著,張煌言稍作沉思,然後對羅綸說道。

“你立即去江北,先去見顧炎武,他是成仁的心腹,他自然知道當年大明於江南為什麽兵敗,這內訌的苗頭,無論如何都要加以制止。朱明忠很信任他,有他在一旁幫助,你再求見成仁,然後力請其設法,務必去南京求見鄭王爺。要記得,你要抓住機會,再三陣明,現在正是大明中興的大好機會,萬萬不能因小失大,萬萬不能在起內訌,明白嗎?”

張煌言細細叮囑,羅綸點頭謹記。

“只要成仁願意出面說服延平,到時候,鄭延平自然知道權衡輕重,畢竟,現在的局勢如此,誰都不想讓大好局面如此付之東流!”

之所以會讓朱明忠出面遊說鄭成功,張煌言有他自己的考慮,他相信朱明忠絕不會願意看到現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因為李子淵的背離被打破,為了保持平衡,他勢必會想辦法保持目前的局面,所以朱明忠一定會出面,至於鄭成功那邊,他所需要避免的恐怕就是江北與江西的合縱了。

如果實在不行的話,那麽這就是最後唯一的選擇。和江北結成同盟,只有如此才能夠避免內訌。但是這也意味著,他們勢必將會走向決裂。

“可是,李子淵那裏怎麽辦?”

羅綸看著少司馬問道,現在用兵不能用兵,打仗不能打仗,難不成就任由其坐據武昌嗎?

“我會再寫封信給他,但所謂盡人事,聽天命耳!”

仍然試圖阻止這一切的。張煌言頗為感慨地說道。

“想來他也是一時糊塗,若是能告知其道理,想來他自然會明白其中的關鍵,迷途知返的!”

但李子淵真的會迷途知返嗎?

張煌言並不清楚,可是他相信,只要朱明忠能夠出面,在鄭成功將此事放下的時候,那麽一切就會結束,對於李子淵來說,他並沒有其它的選擇。只能幡然醒悟,回頭是岸。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怎麽樣勸說他能夠安心的重新回到自己的麾下,而不是狗急跳墻,選擇了投靠滿清。

“李子淵啊……”

在羅綸離開了之後,張煌言的眉頭緊鎖著,那感嘆不已的面上帶著不滿,同樣也帶著一些悔意,盡管很多人都曾提醒過他,要小心李子淵這個人,畢竟他曾背叛過朱明忠,可在張煌言看來,那是因為兩人的地位不同,畢竟在朱明忠投軍之前,其就已經是持掌了後勁營了,而朱明忠剛一來到,就成為其上司,李子淵難免不服,可他卻不同,他是大明兵部侍郎,兩人的地位差距可謂天地,在這種情況下,李子淵又豈會背叛他,可現在,李子淵卻偏偏背叛了他,這又豈能不讓張煌言心惱,而在惱火之余,同樣又有些無奈。

但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畢竟李子淵已經幹出了這樣的事情,即便是現在,他重新回到自己的麾下又起,可能像當初一樣對其信任有加?

“李子淵啊,李子淵。難道是你當真有反骨不成?”

張煌言一邊感嘆著,一邊回想著這個李子淵的經歷,似乎對於他來說,從來就沒有什麽禮儀廉恥,為了利益,他隨時都可以輕易背叛任何一個對他有大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