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使節(第2/2頁)

“是的,侯爵閣下,在歐洲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應該是專指漢人的,所以明國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至於清國,他們的建立者正是與蒙古人相似的韃靼人,他們就像蒙古人一樣,生活在文明之外,而因為明國的內亂,使得他們能夠乘亂進入了中國,就像是蒙古人征服了文明一樣,他們征服了中國,占據了這裏,不過明國人的抵抗並沒有結束,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明國人一直在抵抗清軍的入侵,曾經包括清國人也一定以為,他們已經控制了中國,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從兩年前開始,局勢就發生了變化,現在明國軍隊占據著中國最為繁華的江南——當年明國的締造者正是從那裏起兵,將蒙古人趕回了草原,這也是你至今都沒有見到皇帝的原因……”

當然,南懷仁絕不會告訴他,佩爾菲利耶夫之所以沒有見到清國皇帝,是因為他的國書“傲慢無禮”,葡萄牙人、荷蘭人、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用幾十年的時間,才摸索出與中國人打交道的經驗,必須要在國書中足夠恭維,而佩爾菲利耶夫的國書卻用歐洲人的言語,在清國官員看來,那顯然是對皇上不敬。

作為天主教徒的他,並沒有提醒佩爾菲利耶夫的義務,甚至湯若望曾告訴過南懷仁,俄羅斯人必須要自己學會如何與清國人打交道。

“那麽,神父,您覺得,明國人,有沒有可能像他們的祖先一樣,把清國人趕出中國,趕回滿洲?”

如果那些清國人,回到了滿洲該怎麽辦?

對於佩爾菲利耶夫來說,他自然知道,所謂的滿洲是與俄羅斯“接壤”的,一但清國人被趕出中國,雙方在未來極有可能在阿穆爾地區發生沖突,即便是現在,俄羅斯在那裏也不占優勢,更何況是“幾十萬滿人軍隊”返回滿洲。

“這,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

南懷仁直接將問題丟給了上帝。

“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知道,南方的明軍準備著大量的火槍、火炮,而且數量非常多,侯爵閣下。”

提到南方的明軍所擁有的火器時,南懷仁又說道。

“侯爵閣下,相信您已經知道,湯若望神父之所以能夠得到清國皇室甚至皇上本人的尊敬,除了他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之外,是因為清軍需要我們幫助他們鑄造火炮,而就我們所得得知的消息來看,似乎明軍鑄造的火炮,比我們的火炮更為優良。”

“他們有火炮?有火槍?”

對於多次同阿穆爾地區的那些韃靼人發生沖突的佩爾菲利耶夫來說,這個消息讓他頗為震驚的說道。

“他們不是使用大刀弓箭之類的冷兵器嗎?”

“侯爵閣下,你要知道,火藥正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的火炮數量之多,遠超出你的想象,在京城,我們監督鑄造的火炮,就有上千門之多!我相信他們在其它地方,肯定鑄造了更多的火炮,而南方的明軍火炮數量只比他們更多。”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佩爾菲利耶夫整個人都變得緊張起來,作為俄羅斯向東擴張的先鋒,他非常清楚,俄羅斯為什麽能夠輕易的擊敗那些靼韃人,所憑借的正是火器,還有在火器的保護下,靼韃人無法攻克堡壘。

如果清軍或者明軍,擁有大量的火器的話,那麽,未來俄羅斯的在東方的擴張,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止步於現階段。

必須要盡量的了解他們,心底打定這個主意的同時,佩爾菲利耶夫同樣對於南方的明國人更加的好奇起來,畢竟,從來到這裏之後,他不止一次從南懷仁的口中聽說“明國如何”,那明國到底是什麽模樣?

心底懷揣著這樣的好奇,佩爾菲利耶夫看著南懷仁問道。

“你去過明國嗎?如果我要是想去南方,也就是明國,從那裏可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