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獻策(第2/2頁)

他李子淵怎麽可能會為他人做嫁衣?

盡管心裏想著要做那只在後的黃雀,待到朱明忠與清軍拼個魚死網破的時候,再趁機奪取京師的他,其實心裏比誰都急,畢竟,他自己也不敢保證,清廷一定會強攻山海關,以奪回出關的道路,萬一他們要是從其它隘口出去怎麽辦?

現在被朱應升這麽一問,李子淵心中的顧慮,又一次被他道了出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輕輕的道了這麽一句話,朱應升看似可惜的說道。

“雖說大王與淮王皆是明臣,可這克復神京的功勞,又豈能拱手相讓?”

這會朱應升倒是沒有說什麽,若是楚軍實力受損,到時候可能會為忠義軍所乘之類的言語,他壓根就不需要挑撥離間,畢竟,楚淮本身的關系就很微妙,若是再刻意離間反而就落到了下乘。

“哦……”

身體微微前傾,李子淵盯著朱應升,突然笑道。

“允齊,既然你不遠數千裏來這,恐怕不僅僅只是為了這兩句話吧!”

朱應升既然來這,而是特意提及此事,肯定不是為了說出這個世人皆知的道理。

李子淵的態度變化,讓朱應升微微一笑,

“其實,在下之所以來這,是奉我家東主之命,與大王商量一些事情……”

“大王,”

不等朱應升把話說完,一直保持沉默的許雲程便插話說道。

“洪氏降清後可謂是劣跡斑斑,若是大王納其降,非但會惹世人非議,亦會令大王清名受損,還請大王三思。”

許雲程之所以打斷朱應升的話,倒不是說他真的是在勸阻李子淵,他的這番話不過只是說給朱應升聽的,是在告訴他,洪承疇的名聲不好,大王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諱接納他。

擡眼看著這立於楚王身邊的人,朱應升只是微微一笑,然後再次長揖道。

“大王休要誤會我家東翁之意,我家東翁亦自身罪孽深重,又豈能不自知,只是東翁客居湖廣多年,又怎能忍心看大王所率領湖廣健兒白白折損於京師城下,所以才派在下往趕往此地,以便助大王一臂之力,收復神京!”

什麽“客居湖廣”,什麽“不忍”,不過只是借口,若是洪承疇真的不忍,又怎麽可能在清軍入關後,傾盡全力助其坐穩中原的天下,可無論做什麽,都需要一個合適的借口。

對於朱應升的這個理由,李子淵也好,許雲程也罷,他們都沒有反對,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更重要的是聽聽他想要說些什麽。

“哦,不知洪中堂有何良策?”

難道說,洪承疇在京師之中有心腹,可以助他攻城?若是如此,那想要克取京師倒也不是什麽難事,只是這幾十萬清軍……

就在李子淵暗自嘀咕著的時候,只聽到朱應升說道。

“大王,若是大王可不費一兵一卒既可克復京師,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不費一兵一卒既可克復京師!

這話傳到李子淵的耳中,別說是他不信,就是三歲小孩也不見得相信,這可能嗎?而許雲程更是驚訝的看著對方,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一絲詫樣,而讓他意外的是,這朱應升的臉上全是一副認真模樣,那裏像是吹噓之詞,

難不成,他真的有辦法?

不費一兵一卒!

若是當真如此……雙眼逼視著朱應升,李子淵好一會才反問道。

“哦,不知洪中堂有何良策,可以讓清軍將京師拱手相讓!”

清廷投降李某人?

若是如此,若是如此……那,那時,這天下何人能與李某相比?

若是能收降二十萬清軍,再能收降洪承疇麾下近二十萬大軍的,有了這麾下七十余萬大軍,即便是三藩合流,又能奈我何?

即便是李子淵想要克制內心的激動,但是他的語氣還是出賣了他,落在朱應升的眼中,他又豈不知道,這位楚王在想什麽?試問這天下有幾人能抗拒這樣的誘惑?

“大王。”

雙手抱拳,朱應升神情嚴肅的問道。

“大王以為,今日退路被斷,清廷如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不知大王勝算幾何?”

來了!

朱應升的問題,讓李子淵心頭暗自狂跳的當口,故作矜持的說道。

“清虜入關,殺我百姓豈止億萬,獨受其降,非人臣所為啊!”

“所以……”

他這邊的話聲不過只是剛落,便見朱應升笑道。

“洪大人才不想讓大王為難,方才獻良策於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