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文與武(第3/3頁)

提及那些為個人權力全無絲毫原則的文官時,朱明忠自然想到了另一個時空的燈塔國的民主黨人,他們為了爭取選票,不斷的特赦非法移民,並向其提供巨額補助,以鞏固票倉。這個時代的“士大夫投敵”也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畢竟,兩者的出發點是相同的——為了獲得權力不惜一切!

“難道,陛下真以為科舉所取之才,盡是陛下口中的鉆營之徒嗎?”

朱之瑜的語氣中盡是不滿,甚至面上還帶著怒容,他顯然無法接受陛下的這一觀點。在這個時候,作為老師的他甚至想要大聲訓斥眼前的學生。他無法理解自己的這個學生到底是怎麽了,怎麽把書讀成了這副模樣。

“當然不是!”

朱明忠搖頭說道。

“千年來科考所取賢才,又豈止千百人,所謂敗類,不過只是其中少數,而且科考取士,可讓天下之人,皆有入朝為官的機會,而蔭官入朝,其中無能之輩又豈止一人?朕自然不能夠以偏概全。正因如此,朕才會分立文武,既然科舉之下,文武已為異途,兩者便不能同朝為官,所以才有我朝的‘文不入武英,武不入文華。’”

“武英殿”、“文華殿”是朱明忠接見文武官員時兩個宮殿,文武分立的一個好處就是,兩者都是他的臂膀,就像左右兩只手臂一樣,分立兩側,互不打擾,自然也就不存在互相攻伐了。不過因為文官很容易形成集團,這種集團的面前,武將反倒是成了一個劣勢群體,所以朱明忠才會埋下一個暗棋,就是以兵部尚書作為制約文官集團坐大的暗棋。

“陛下是準備要重開科考?”

似乎感覺到陛下言語中的松,朱之瑜立即喜聲問道。

“重開?為何重開,既然已經有了文官考試,為何另設科考?”

面對陛下的回答,朱之瑜又立即反問道。

“那他們呢?那些絕食的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