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來與去(第2/3頁)

“也許吧。”

約翰·萊弗裏特無奈的聳聳肩膀,他的目中帶著些憂慮。

只有來到大明,才會知道大明有多麽的強大。

在來到廣州,登上廣州碼頭之時,盡管對於將要目睹的一切,早就有了準備,便是在這一瞬間他仍然被震動了。他從不曾見過如此繁華的城市,碼頭上,到處都慢人,街道上同樣也是人頭攢動,像潮水似的。而在歐洲人眼中,這些東方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擁有著相似的容貌。如此多的人擁擠在一起所造成的壯觀景象,讓碼頭上的約翰·萊弗裏特大為驚駭。

這一瞬間,他甚至感受到一種恐懼,對於天朝人力的恐懼。毫無疑問,此時的世界上只有在大明才能見到這麽多的人群。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足以讓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為之膽戰心驚。

在說出也許的時候,約翰·萊弗裏特的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告訴他——這一切甚至是不可能避免的!

因為源源不斷的移民,正在不斷的進入北美殖民地。凝視著遠處的移民旅社,他的心裏不禁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這一天會很快。

正當他幻想著源源不斷的移民是怎麽改變北美的殖民地時,一艘小舢板劃到了舷邊,船上一名郵差大聲喊道。

“李傑、李傑,‘紐約號’的李傑,有你的信!”

信是從書院寄來的,心情緊張到極點的約翰·萊弗裏特,不,現在他應該叫李傑,撕開信封後,看了一眼信中的內容,然後就激動的喊道。

“我被錄取了,我被禺山書院錄取了……”

在“紐約號”的甲板上,看著信李傑激動的大聲喊叫著,他揚著手中的錄取通知,在接受別人的祝賀之余,他的視線不時的撇向移民旅社,心裏只有一個念頭——管他哪,過一天是一天,也許等到他畢業的時候,殖民地真的成為了一體,誰知道呢?

在李傑告別了“紐約號”,搭乘舢板前往廣州的時候,在“移民旅社”中,移民們還在進行著簡單的體檢,防止在船上爆發流行性疾病,畢竟,在狹窄的船艙中,傳染性疾病是致命的。

不嚴格的體檢會導致移民船上發生流行性疾病。十幾年前,移民收容所送出的第一批移民在移民船上發生了霍亂,造成十幾人死亡。為此,官府加強了對移民所的監督,移民所也進一步規範移民體檢程序。衛生防疫成為移民收容所最重要的工作。

食堂位於收容所的一樓,裏面布局,同樣參考船艙,排列著8人座的飯桌,為移民提供簡單飯食,盡管簡單,但是夥食還算不錯。除此之外,移民收容所還設有商店、浴室、圖書室、兒童遊戲室、娛樂室、理發室、教室等。這裏還具有相應的教育機能,開設了包括社交禮儀、移居地介紹、衛生常識、宗教等課程。此外,還開設兒童學校,帶孩子們參觀動物園。對於李明典的兒女們來說,參觀動物園的時候,無疑是最開心的時候,畢竟,他們從不曾去過動物園。

除此之外官府專門編印了《北美航路指南》,告知移民們在航海旅途中必須攜帶的物品,包括衣服生活用品以及易於攜帶的農具和木工工具,畢竟,在殖民地,這樣的農具價格,遠遠高於本土。

終於,在經過長達七天的等待之外,李明典一家人接到了登船通知,而在登船之前,移民們要將全部行李送到移民所的院子裏讓辦事員檢查。

“大家注意了,除了農具、工具和隨身的衣物之外,像成匹的棉布、絲綢等等,都需要交關稅,大家千萬不要因小失大,知道嗎?”

盡管有辦事員的通知,但是在“艙室”中,李明典仍然對媳婦說道。

“把這件綢子裹緊了,纏在腰上,多纏一點……”

和所有的移民一樣,李明典也是心存逃稅念頭,移民們會把絲綢纏在腰上。

在殖民地,絲綢、棉布都能賣上高價,尤其是前者。對於這些移民來說,幾匹絲綢也許可以讓他們在異域的生活變得更輕松一些。

也許辦事員們也能體諒他們的心情,所以檢查並不算嚴格,別說是搜身,甚至就連行李,也只是簡單的查看一下,在捆紮好的行李上系上姓名卡片,寄存到船上的倉庫,只有在船到赤道附近時,才可以取出單衣替換。

興乾八年,三月初六,這一天,移民旅館裏的移民們,一直忙亂到傍晚時分。在收拾好一切之後,啟程前,按照一直以來的習慣,移民們集中前往港口旁的聖廟中參拜,祈禱航行安全和在異國他鄉取得成功。

盡管,按照販海人的習慣,本身應該拜媽祖的,但是移民們往往更習慣於往聖廟中參拜,畢竟,過去的幾十年間,聖廟早就滲到他們的方方面面。

五月初七的清晨,李明典一家和移民們用完簡單早餐後,在禮堂集合。收容所發放航輪床位號碼牌,並向大家介紹隨船同行的移民公司的輸送監察及其助手。最後,移民收容所所長走上講台,勉勵移民們要有開發海外的“宏圖大志”,最後台上的所長高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