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不缺(第2/3頁)

方以智分析,讓朱明忠略點下頭,然後說道。

“所以,無論如何,對他們來說,這都是一個極為劃算的生意,他們幾乎沒有什麽可以吃虧的地方,不過僅僅只是一個王位而已。至於我們呢?也沒有什麽便宜可以去占。這群人哪,當真都是會計出身,會算計啊!”

陛下的感嘆之余,讓方以智神情肅穆的說道。

“陛下,那對此,陛下以為應該如何答復他們?”

“你是首輔,內閣有什麽建議?”

朱明忠笑著反問道。

其實,對於這件事,內閣的看法是一致的——贊同。而贊同的原因非常簡單,可以節省開支,盡管表面上宗室就國的費用是皇家自己負擔,但是並不意味著親王就國朝廷不需要負擔開支,就拿親王的三衛來說,就是直接抽走一鎮的部隊,這一鎮部隊,從軍官到士兵的抽調,意味著朝廷還需要另外再練一鎮陸軍,再提供一鎮的裝備,等到他們形成戰鬥力,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總之開支很大。

而埃及的請求,卻可以讓朝廷省去一個親王就國的開支,對於朝廷來說,這是個好事。不過,這件事說到底還是皇家的私事,最終還是要陛下做決定。

“陛下,這是天家的家事,臣不敢妄言。”

“天家的事,又豈有家事?你只管說,朕恕你無罪!”

有了皇命,方以智自然開始說了起來。

“陛下,這件事,以臣看來,無論如何都是件好事,首先,要不是天家福澤所致,又豈有萬裏之外異國番邦求皇子以為番邦之王?此舉可謂是千古所未曾有,實在是天家福澤所使然……”

聽著方以智的恭維,朱明忠只是不以為意的笑著,什麽福澤,不過就是漂亮話罷了。先前都已經說的那麽明白了,現在又提什麽福澤。不是自欺欺人嗎?

可漂亮話人人愛聽,即便是身為皇帝,也不能因為大臣說漂亮話,而表露不滿。所以,朱明忠只是耐著性子聽著他的分析。

“……再者,以臣看來,既然陛下有意謀略土耳其,要是能先得埃及,再以埃及為跳板,進一步謀略整個土耳其,豈不更為便利,以埃及為跳板,經海路可抵達愛琴海尚海諸地……”

在方以智提到愛琴海時,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跳,希臘、巴爾幹……這些地方現在都被土耳其人占領著,他們的貴族早在幾百年土耳其人的入侵中不是陣亡在戰場上,就是被殺死。

沒有貴族……沒有國王!

那麽,如果如果以埃及作為一個例子,那麽未來的希臘、巴爾幹等地,會不會願意引入大明的皇子作為他們的國王呢?

盡管有著種族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分歧,但是,即便是科普特人可以這麽做,其它國家,也可以效仿啊,前提是——大明必須要足夠強大。

追隨強者,從來都是人的本性,尤其是一個不可能給自身帶來威脅的強者。

如果未來的南歐出現幾個甚至十幾個與大明皇家有著血緣關系的國王,那麽對歐洲的未來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不僅僅只是一個拜占庭!

而是許多個和拜占庭帝國類似的。他們的王室都是是有著明朝血統的國家。他們就是大明在歐洲的直接代言人。

曾幾何時,朱明忠所考慮的不過只是一個拜占庭,他試圖用拜占庭帝國去取代土耳其,用正教教會去影響東歐,以拜占庭帝國,作為大明在歐洲的代言人。這個設想或許不錯,但僅僅只是一個拜占庭帝國,並不能滿足這一切。畢竟僅僅只靠一個拜占庭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

未來的大明並不會占領歐洲,但是卻需要在歐洲完成自己的布局。有什麽能比得上一個甚至十幾個大明皇子統治下的南歐各國呢?

“所以,對大明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

方以智說完優點後,又說道。

“當然,這世間諸事各有利弊,有利必定有弊,而此事最大的弊端就是,在兩三代內,他們都會親近大明,但久而久之,隨著血緣的漸遠,加之又沒有冊封的約束,所以漸行漸遠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就眼下而言,確實是利多於弊!”

分析完利弊之後,方以智又補充道。

“當然,此事最終還是需要陛下決斷,畢竟這是天家家事。”

好吧!

話都讓你說完了,看著方以智,朱明忠笑道。

“卿家所言確實中懇。”

點點頭,朱明忠笑著說道。

“這件事,委實超出朕的意料,所以,一時間也是難以決斷,世事皆有利弊,關鍵是要趨利避害,這件事即便是要答應他們,也要想辦法確保我們的利益,畢竟,朕的兒子,是不可能只到那裏作一個擺設的!”

既然是要去當國王,那麽就不能僅僅只是作為一個象征,就像另一個時空中的英國王室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