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2/3頁)

“陛下,這,這……這如何是好……”

“大明自有法度!”

微微一笑,朱明忠看了一眼朱慈煊,然後說道。

“你們兄弟情深,朕自然有所體諒,畢竟,宗室中人經甲申天變後,可謂是十不存一,存世者無不感懷親人難得。嗯,就封國於馬辰吧。”

馬辰位於南婆羅洲,與桂國隔海相望,這些年一直被秦、周兩國窺視,當然,桂國也不例外,同樣對馬辰懷有野心,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在三國未能達成一致,又不願意對方占領的情況下,馬辰這個土邦國,目前是向三國稱臣,而現在陛下卻把它封給了朱慈(立戈),這於桂國是好事還是壞事?

沉思片刻,朱慈煊說道。

“陛下,讓臣兄長就藩馬辰倒也無妨,只是馬辰城外土人達雅人不同於一般土人,即便是馬辰素丹對於也是畏懼非常。達雅人皮膚黝黑、身材矮小、剽悍強壯,盡管赤著雙腳,卻依然能在茂密、陰暗的雨林裏健步如飛。最可怕的是,他們血腥、嗜殺、殘忍,對獵取人頭有著近乎偏執的愛好,戰場上,他們以獵取敵人的頭顱為榮。在他們的信仰中,在戰場上獵取的人頭,不僅代表了自己的剽悍英勇,而且具有無邊的魔力,既能帶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又能給部落帶來力量和興旺。所以其男子年滿18歲時,必須設法獵取一個敵人的頭顱掛在門外,以昭示自己的成熟、勇敢……”

講著達雅人於普通土人的不同,朱慈煊又委婉的建議道。

“所以,臣以為,不妨將其封建於巴拉望島,那裏雖然地窄,可土人稀少,且距離菲律賓極近,又不為西人占據,將二哥封建於那裏,既可以避免土人侵襲,也可以作為將來克復菲律賓的前進基地……”

作為桂國大王,朱慈煊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親情必須要讓位於國家,對於桂國而言,婆羅洲是未來擴張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希望多出一個擋在身前的擋路虎。那怕這個擋路虎是自己的親兄弟,也是不能接受的,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對於朱慈煊的回答,朱明忠不於置否的點了點頭。

“確實,就這個角度來說,巴拉望島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

看著朱慈煊,朱明忠重新擺起了棋盤,然後說道。

“那裏地窄人稀,並不適合封土建邦,雖說馬辰外土人狂蠻,但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傳播文明,朕將宗室分封於南洋各地,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撫夷歸夏’為了讓我華夏文明於此地落地生根,桂王,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盡管陛下的語氣看似在詢問,可是朱慈煊卻從他的話中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最後的發問,讓他只覺得後背微微一涼,就在他剛要開口時,又聽陛下說道。

“這二十年,諸夏差不多也在這裏站穩了腳,在這裏披荊斬棘開創基業的艱難,朕也是體諒的,原本不識教化的土人,現如今無不是改漢姓、從漢俗、言漢語,華夏文明於此地得以傳播,全賴諸國國君的付出……”

見陛下擺著棋子,朱慈煊剛要伸手相助,就被陛下笑著拒絕了,他只能看著陛下在那裏一邊說,一邊擺著棋子。

“這麽多年,朕雖然身在中都,可卻一直在看著南洋,諸夏親親,朕豈能不關心,親親之誼,是絕不會因為距離而有絲毫疏遠的。古往今來,似朕一般厚待宗室者少之,願錫土封建者,更是自周天子後,再無一人,朕之所以如此,就是對親親之誼的看重……”

將棋子一一擺放的同時,朱明忠擡起頭笑看著朱慈煊。

“這些年,秦、周、桂三國皆試圖吞並馬辰,紛紛於馬辰設立據點,可是你們三國卻無法就分割馬辰達成一致,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分歧太大,利益分歧在什麽地方?無非就是馬辰城……”

見朱慈煊想開口說話,朱明忠先伸手制止他,然後指著棋盤說道。

“於朕而言,你們之間的爭執,朕大抵上不會過問,但是,朕唯一的原則是什麽?”

反問的同時,朱明忠臉上的笑容慢慢的收斂起來。

“南洋不能亂!”

“陛下,臣,臣絕無攪亂南洋的想法。”

感受到陛下的不悅,朱慈煊急忙起身行揖道。

“桂國於諸夏雖偶有分歧,但絕不曾動過妄顧親誼的心思。”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慈煊只覺得的渾身不住的冒著冷汗。

“你是沒有動過!坐下吧,不用這麽緊張。”

點了下頭,朱明忠示意他坐下來,然後繼續說道。

“可是,不代表別人沒有動過,三國之中有多少大臣有過類似的建議?雖然三國這些年因為馬辰有些爭執,可大體上國君還是顧忌著朝廷、顧忌著親誼,但是將來……”